然而從歷史來看,大宗商品周期從來都是周而復始。這就意味著下一個“超級周期”終究會到來,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德意志銀行認為,非洲將是礦產業不可阻擋的未來。
德意志銀行研究指出,到2030年,除非洲之外的全球地區銅儲備將僅能滿足十多年的市場需求,而新礦從零開始到最終能開采大概需要25年的時間。除了銅之外,全球90%的白金、65%的錳、50%的黃金和鉆石、40%的鈷產量來自非洲。
因此,除非大宗商品真的完全退出歷史舞臺,否則非洲顯然將會是“必爭之地”。
對于大宗商品巨頭而言,他們顯然早有涉足。不過由于之前的投入均在大宗商品牛市期間,因此近期能聽到的大多都是賤賣的消息:比如2011年力拓在莫桑比克的40億美元煤礦投資最終以5000萬美元賣出。
非洲一系列的挑戰也十分明顯:地緣政治不穩定、基礎設施建設嚴重匱乏、礦山所有權和安全性。放眼全球,50個實際成本最低的礦井僅有2個位于非洲。許多非洲的礦山規模很小,交通不便,有的甚至和外部無法進行的交通聯系。非洲國家許多主要礦產資源都在內陸,供電、供水、運輸都是切實存在的難題。
不過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市場對于非洲的看法不應該只停留在過去。事實上,過去25年內,非洲的暴力沖突減少了一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自2000年起就一直保持了平均5.3%的GDP增長率。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多數新興市場債臺高筑引發擔憂的時候,非洲的平均債務/GDP比依然低于70%。
盡管非洲大地何時才能成為大宗商品真正的主戰場現在還不得而知,但是可以預見的是,這一天終將到來。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