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狼牙套加粗震动入珠套h,被狼交的女人(h)

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歡迎您!

English服務熱線:010-59231580

搜索

“童話王國”的綠色征程:丹麥計劃2050徹底告別化石能源

沿著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KalvebodBrygge大道漫步,大約兩個小時就可以從這座城市的最南端走到最北端。哥本哈根面積不大,被兩條河流夾在中間,地形像極了紡線的沙錘,而這條大道就位于城市的最右側。

一路走過,途經著名的新港,再穿過住著丹麥女王的阿美琳堡王宮,最后便到達小美人魚雕像所在的地方。沿途的馬路上大多是各式的小排量汽車和公交車,而那些成群結對騎著自行車的丹麥人讓你感覺親切如回到了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低碳”,你不由得感慨。

IverHjNielsen是地地道道的丹麥人,在哥本哈根市居住了30多年。他是丹麥綠色國度(StateofGreen-Denmark)組織的高級推廣總監。該組織由丹麥政府、丹麥工業聯合會、丹麥能源協會、丹麥農業與食品委員會以及丹麥風能工業協會共同成立,旨在促進丹麥經驗的國際推廣。

Nielsen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很自豪也很感恩,因為我們生活在童話王國里。”而Nielsen所指的童話王國,并不僅僅是指誕生安徒生童話的國度,還代表著丹麥在綠色能源方面締造的全球領先奇跡。

丹麥的2050計劃:100%可再生能源和綠色交通

對于哥本哈根來說,清潔能源就是其近幾十年來發展的根基,而這座城市也一直站在全球減排的風口浪尖:從1995年至今,哥本哈根的碳排放量已減少了逾40%。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制定新的發展目標并立法推進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丹麥能源公司DongEnergy可再生能源技術部總監JrnScharlingHolm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說,在2009年,哥本哈根市通過了《哥本哈根2025年氣候規劃》,提出分兩步建成碳中和城市:首先,到2015年使該市碳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20%,這一目標目前已提前實現;其次,是到2025年實現零排放。

“除了陸上的火力發電,丹麥的海上風電也屬于世界一流水平,這將進一步確保哥本哈根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碳中和首都。”Holm談道。

實際上,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丹麥約93%的能源消費需要依賴進口。但70年代的兩次世界石油危機讓這個北歐小國逐漸意識到能源自己自足的重要性。從那時起,丹麥開始嘗試改變過去依賴于傳統能源的模式,在能源消費結構上努力實現從“依賴型”向“自力型”轉變。

從1980年起,丹麥掀起了兩次能源革命,把發展低碳經濟置于國家戰略高度,并制定了適合本國國情的能源發展戰略。隨后,丹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推動零碳經濟,例如:利用財政補貼和價格激勵;推動可再生能源進入市場,包括對“綠色”用電和近海風電的定價優惠;對生物質能發電采取財政補貼激勵等。

在制定了一系列低碳經濟發展政策后,丹麥政府又進一步加強立法來鞏固既定政策的實施。

自1993年通過環境稅收改革的決議以來,丹麥逐漸形成了以能源稅為核心,包括水、垃圾、廢水、塑料袋等16種稅收的環境稅體制,具體舉措則包括從2008年開始提高現有的二氧化碳稅和從2010年開始實施新的氮氧化物稅標準。與此同時,丹麥政府也對節能環保的產業與行為進行稅收減免。

一系列舉措收效明顯。從1980年至今,丹麥的經濟累計增長了78%,能源消耗總量增長卻幾乎是零,二氧化碳氣體排放量反而降低了13%。丹麥的綠色經驗也向世界證明:提高GDP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并不意味著要消耗更多能源。

現在,丹麥又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其2050年發展計劃——到2050年,丹麥全國要完全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做到減少化石能源消耗;其次,要更加高效地利用能源,并更多地利用生物質能和風能。我們相信,通過努力,這一造福后人的工程完全有可能實現。”Holm談道。

公私合營模式打造“零碳”世界

長期以來,公私部門和社會各界之間的有效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丹麥綠色發展戰略的基礎。在發展綠色大型項目時,在商業中融合自上而下的政策和自下而上的解決方案,有效地促進了領先企業、投資人和公共組織在綠色經濟增長中取長補短,更高效地實現公益目標。

在這一領域,最為代表性的案例就是森訥堡的“零碳項目”,而該項目最重要的一方便是森訥堡的本地企業丹佛斯(Danfoss)。

2007年,由丹佛斯公司倡導發起,森訥堡市政府、北歐聯合銀行基金、丹麥能源機構、以及包括丹佛斯在內的數家當地企業共同創建了森訥堡“零碳項目”,目標是在2029年之前,通過提高能效并改變能源結構,將森訥堡地區建設成零碳社區。

“在丹麥,我們十分注重公私合營的戰略,因為一方面可以利用企業的技術優勢建設‘零碳’城市,另一方面又能幫助本地企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工作以及能夠向外展現企業究竟能夠做什么。”森訥堡市市長艾斯·尼葛德(AaseNyegaard)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曾表示。

而屬于森訥堡的全丹麥最大企業丹佛斯也在這種模式之下,尋找到了新的商業機會——重塑區域能源(DistrictEnergy)。

“在森訥堡甚至整個丹麥都大量采取了區域能源戰略,并取得了成功,然而這種成功是可以復制的。而丹佛斯不再僅僅單純提供節能產品,將擴大至提供能源解決方案,并全面布局新興國家市場。”丹佛斯區域能源部總裁拉斯·特威(LarsTveen)在2014全球綠色增長論壇(3GF)期間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

據特威介紹,由丹佛斯創立的針對整座城市的區域能源解決方案,在中國的鞍山市得到了很好地實現。

特威稱,鞍山項目的目的是建立一條利用鋼廠余熱和其他熱源的傳輸管線,替代絕大部分供暖和生活熱水燃煤或電熱鍋爐。項目第一階段(2014-2015年)的目標是建成管道系統、首個緊鄰鞍鋼的供熱主站。在這一階段,項目可利用余熱產能達200MW,節煤量達到173,000噸/年,CO2減排量289,000噸/年。而項目持續建設,當可利用余熱產能達2000MW時,每年可節煤120萬噸,CO2減排量可達200萬噸/年。

“更重要的是,利用工業余熱供熱的模式在中國很多城市可以推廣,這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通過利用城市擁有的煉鋼企業或類似余熱,將對中國的生態城鎮化建設進程做出巨大的貢獻。”特威談道。

中丹能源交流合作收效明顯

今年12月初,哥本哈根市市長FrankJensen對北京進行了為期四天的訪問,隨行的還有丹麥20多家環保領域的綠色企業與機構組成的商務代表團,旨在進一步促進兩座城市間的友好合作。

Jensen表示,哥本哈根的經驗和丹麥在環保領域的先進技術可為中國在節能減排、氣候適應等方面提供解決方案,他同時期待和中國展開更多合作。

“中丹兩國的合作為哥本哈根實現2025年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比如早在2013年,已經有部分中國比亞迪(行情,問診)汽車公司的電動公交車在哥本哈根交通系統進行初步測試,并且預計于2015年底正式在哥本哈根投入應用。”Jensen說。

而與丹麥的發展戰略相類似,中國目前也已開始了自己的2050可再生能源發展路線研究。

中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此前在哥本哈根舉行的2014年全球綠色增長論壇(3GF)上表示,在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過程中,中國一直學習借鑒丹麥的做法,并受到了丹麥能源轉型戰略,即2050年完全擺脫化石能源消費目標的鼓舞和啟發。

劉琦稱,為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中國還將采取更加積極的政策和措施。

“一是認真做好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展路線圖的研究,為制定中長期能源轉型發展目標提供支撐;二是開展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和遠距離輸電線路建設,為大規模開發和配置可再生能源打下基礎;三是加快推進新能源示范城市、綠色能源示范縣及新能源微電網等示范項目建設,推動在終端用能環節替代化石能源消費。”劉琦談道。

事實上,中丹兩國間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一直有著良好的合作。

據了解,早在2006年,丹麥就已支持中國開展了風能資源評價、風電項目規劃、風電并網能力建設等項目;2009年,中丹雙方又啟動了中丹可再生能源發展項目,以促進兩國產業技術創新。

2012年,中國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在北京成立。該中心與丹麥國家能源署合作,通過學習借鑒丹麥的模型方法和經驗,開展了中國2050年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發展的情景研究。

在中丹項目框架下,兩國企業和機構開展了多項技術創新和合作,包括可再生能源設備檢測,并網輸電,區域供熱等多個領域。

在今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天津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丹麥維斯塔斯、諾和諾德、諾維信三家企業共同簽署了綠色購電項目合作備忘錄。根據備忘錄,簽署各方將攜手建立一個裝機規模為50兆瓦的風力發電廠,產出的綠色能源將主要用于滿足“諾維信”和“諾和諾德”這兩家企業的生產需要。

出席簽約儀式的丹麥首相托寧·施密特表示,她很欣喜地看到,小規模的風電產業正逐步發展成為如今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智能化綠色產業。她認為,中丹兩國在綠色能源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