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貨幣政策的格局已發生悄然的轉變,由于各國不同的自身原因,美國及新興市場(已經開始加息)都面臨著加息的預期,而中國及歐元區等面臨著經濟增速放緩或萎縮的國家都面臨著降息的預期,從年內中國和歐元區一系列動作表明中歐“捆綁式”發展勢在必行。
加息(預期)陣營
1.美國經濟指標持續回升預示著經濟正在逐步復蘇,或在10月份,亦或在未來退出QE,從而無限接近于加息。
自年初以來,美國擺脫了去年第四季度天氣寒冷的的拖累,非農數據及GDP數據節節走高,并伴隨著通脹數據的回升,這也使得美聯儲多次修改了經濟指標預期。
而由于世界其他地區頻繁爆發出,戰爭、摩擦、制裁等不太平事情,激發了美元的避險需求,美元指數持續走高,似乎強勢美元已經回歸。
在最新一起的美聯儲利率決議后的發布會上,耶倫表示美國將在10月份的利率決議結束購債,不過這遭到了全球經濟增速下滑以及輸入性通縮的影響,或有變化,但美元強勢的趨勢不會發生改變。
通俗易懂的總結就是:“不是因為美國太好,而是因為其他地方太差”。
2.俄羅斯、印度、巴西、土耳其在今年上半年紛紛上調了本國的央行基準利率,類似這三個國家的相同的情況國家還有很多,他們都被稱之為“新興經濟體”,并都伴隨著高通脹、經常賬戶赤字、外匯儲備不足,為了防止本幣貶值從而進行的加息。
降息(預期)陣營
1.歐元區降息至負利率,因為通縮問題持續得不到解決,而歐債危機余波不斷,歐元區經濟需要靠量化寬松及貨幣貶值來提振
2.中國PPI持續負值,CPI增速亦開始回落,流動性結構性不足問題嚴重,工業品產能過剩,盤活存量仍需努力。
由于全球格局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美國的亞太戰略的壓制,令中國政府不得不尋找新的發展方向。
歐元一直想著取代美元成為全球的貨幣老大,但一直事與愿違,很難與美元相抗爭。
而人民幣其崛起的雄性也不容忽視,但這兩個貨幣能對美元產生影響但都無法撼動美元的強勢地位。
就目前而言美元USD、歐元EUR、日元JPY、英鎊GBP、澳元AUD、瑞士法郎CHF、加元CAD都是各國央行主要儲存的貨幣。
外國的中央銀行在報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收支平衡表,人民幣不是合法貨幣,人民幣不是儲備貨幣,它只能在國際收支平衡表的錯誤和遺漏項目里叫做“不能公開的外匯儲備”。
人民幣在國際社會中的低位仍舊較低,雖然加息對于中國有著直接的好處,但從長久看,若中國與美國的國債利率出現,美國高而中國低的狀況,這可能會造成美元的加速外逃,所以中國政府對待降息將非常謹慎。
此時此刻,中歐在自身發展中都能投其所好,歐元也不會去擁抱美元,因本來就是競爭關系,他只有從戰略上去拉攏有相同利益和目標的勢力才能去抗衡美元。
所以,中國國家領導人多次訪問了歐元區相關國家,而歐洲主要國家也不約而同的訪問了中國,這既是對新一屆政府的肯定也是從戰略上做出的姿態。
從近期的動向來看,中德雙方10月10日發表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共塑創新》(下稱《綱要》)明確,以短期簽證審發時間縮短為48小時為目標,加快簽證審發時間。在中德經貿飛速增長的當下,簽證慢、簽證難成為一些赴德投資中企的吐槽點。如今,這一基層問題通過頂層設計予以解決。
與此同時,中國和意大利簽署了價值約80億歐元(合100億美元)的商貿合同,涉及領域覆蓋能源行業到工程機械,進一步深化中國與這一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的商貿關系。此前,中國今年已投資約50億歐元于購買意大利大型公司的股份。
在意大利首都羅馬,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意大利總理倫齊(MatteoRenzi)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倫齊表示,這一合作計劃僅是一道“開胃點心”,未來將開啟與中國深度合作之路。
意大利國家基金(CDP)表示,已經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CDB,下稱“國開行”)簽署一項合作協議,項目前五年的投資額為30億歐元。
早在今年6月,中國總理李克強近日訪問英國期間,中英雙方簽署280億美元合作大單的消息備受關注。17日,英國石油公司與中海油簽署200億美元合作協議,中英還簽署40多個政府間協議和商業協議,涉及能源、高鐵、金融等領域。
今年3月,中法簽下180億歐元大單,雙方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聯合聲明》和《中法關系中長期規劃》。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了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涉及經貿、核能、航空航天、工業、汽車、能源、金融、農業、可持續發展、科技、質檢等多個領域。習近平3月27日還會見法國總理艾羅。習近平指出,中方歡迎法國金融機構投資人民幣資產。
中國政府和歐盟的一系列的行動表明,兩個地區正朝著緊密的合作發展,這場全球貨幣主導權的爭奪戰仍然繼續,而美元仍然領先,但在若干年之后會如何演變,恐怕只有時間來驗證。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