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蘭陷入困境?伊朗考慮將首都遷至“失落的天堂”》法新社18日以此為題報道稱,面對德黑蘭交通擁堵、地表下沉等諸多問題,伊朗正在考慮一套“極端解決方案”——將首都遷至沿海城市馬克蘭。
報道稱,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曾多次提出過遷都的想法,但由于巨大的財政和后勤障礙,有關提議都因不切實際被一度擱置。最近,去年7月就任的伊朗總統馬蘇德·佩澤希齊揚以德黑蘭面臨日益嚴峻挑戰為由,重提了這一想法。這些挑戰包括交通堵塞、水資源短缺、資源管理不善、空氣污染嚴重以及由自然過程或人類活動造成的地表逐漸下沉。
今年1月,伊朗政府發言人法蒂瑪·穆哈杰拉尼表示,該國政府正在研究遷都的可能性。提及準備遷往的城市,穆哈杰拉尼說:“正在認真考慮馬克蘭地區。”但她沒有提供遷都計劃的具體時間表。據報道,這是佩澤希齊揚政府首次公開提出將馬克蘭地區作為遷都的可行候選地。伊朗外交部長阿巴斯·阿拉格齊在本月16日的一次講話中再次表示:“馬克蘭這個‘失落的天堂’必須轉變為伊朗和該地區未來的經濟中心。”
專注于伊朗新聞報道和分析的媒體《伊朗國際》網站報道稱,德黑蘭現在面臨許多環境和安全問題。最緊迫的問題是,德黑蘭位于兩條主要的地質斷層帶上,這使它非常容易受到毀滅性地震的影響。另據專注中東新聞的媒體IntelliNews報道,德黑蘭北部山脈阻擋空氣流動,汽車尾氣和工業生產帶來的有害物質在城市上空聚集,尤其是在冬天該市面臨嚴重的空氣污染。此外,由于德黑蘭遠離伊朗南部港口,給國家經濟帶來了物流效率低下的問題。
相比于德黑蘭,馬克蘭有一定地理優勢,該地區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受地震影響較小,且可以通過霍爾木茲海直接進入印度洋。馬克蘭地區的恰巴哈爾港能夠為伊朗到阿富汗和中亞市場提供直接的運輸通道。伊朗本地媒體ISNA報道認為,馬克蘭有“成為重要商業和經濟中心的潛力”。
報道同時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選擇馬克蘭作為可能的新首都反映出伊朗更大的戰略雄心,這旨在推動伊朗海港與巴基斯坦港口進行競爭,提升伊朗在波斯灣水道中的地位。
不過,由于馬克蘭位于伊朗東南部,位置較為偏遠且尚未開發,它可能被定為新首都也引發不小爭議。“馬克蘭是一個廣袤的歷史與地理區域,而非正式的官方行政區劃。它橫跨伊朗東南部到巴基斯坦東南部,擁有長達1000公里的沿海地帶。”《伊朗國際》稱,馬克蘭主要位于伊朗的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這是伊朗面積最大、最不發達、人口稀少的省份。報道認為,把首都遷往一個欠發達的地區被很多人視為一個很難完成的目標。要做成這件事,需要數百億美元的資金,因被制裁而面臨經濟挑戰的伊朗或無法有足夠資金來完成這一雄心勃勃的工程。
“許多人強調德黑蘭在歷史和戰略上的重要性。”法新社稱,伊朗議員阿里·哈扎伊表示,無論選擇哪個城市作為首都,都必須考慮到伊朗“悠久的文化”。德黑蘭自1786年成為首都以來,成為伊朗政治、行政和文化中心已有兩個多世紀。目前,這座城市約有1800萬人口,還有大約200萬流動人口,他們每天往返于伊朗各個城市。與此同時,馬克蘭以其漁村、沙灘和可追溯至亞歷山大大帝時代的古老歷史而聞名。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