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26日報道,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第十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有關情況答記者問。發言人稱,雙方就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改善營商環境、世貿組織改革、金融業雙向開放和監管合作等達成一系列成果和共識。雙方同意構建穩定互信的產業鏈供應鏈,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反對“脫鉤斷鏈”。
發言人表示,雙方討論了建立中歐原材料供應鏈預警機制等問題,同意保持溝通。雙方同意建立出口管制領域對話機制,就出口管制政策和實踐,開展溝通對話。雙方決定,在中歐經貿高層對話機制下成立副部級金融工作組,加強雙方在金融開放、金融基礎設施、金融監管、可持續金融和金融科技等金融領域的合作。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9月25日報道稱,中國和歐盟同意建立出口管制對話“機制”以緩解貿易緊張局勢。
報道說,中國和歐盟已同意建立一個討論出口管制的“機制”,而北京和華盛頓之間有過類似的努力。
報道還說,北京還同意購買更多歐盟農產品。由于有企業抱怨進入中國商品和服務市場面臨障礙,北京還同意解決包括歐洲嬰幼兒配方奶粉制造商注冊審批積壓在內的問題。
報道認為,這些舉動表明,雙方愿意進行接觸。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瓦爾季斯·東布羅夫斯基斯25日早些時候表示,由于貿易不平衡和烏克蘭戰爭等問題,雙方有疏遠的危險。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東布羅夫斯基斯會談時,雙方同意建立出口管制領域對話機制。
在此之前,美國和中國曾在8月份宣布,雙方將成立“出口管制執法信息交換平臺”。
中歐25日均表示,將考慮建立原材料供應鏈預警機制。
中方說,中國愿意增加從歐盟的進口,并希望歐盟取消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方面的限制。
東布羅夫斯基斯表示,他提出了與數據有關的法律不確定性問題。歐洲企業抱怨這些法律過于模糊和繁瑣。何立峰批評了歐盟最近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的決定。
報道說,此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是東布羅夫斯基斯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期五天的訪問中最重要的環節。
另據德國“中國平臺”網站9月26日報道,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晤后取得的成果清單很長。歐盟對中國涉嫌補貼電動汽車的調查也沒有引發公開的激烈爭吵。
東布羅夫斯基斯事先強調了實地面對面交流對他來說是多么重要。在第十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中,歐盟和中國就建立多個聯合工作組和可能的原材料預警系統等達成一致。
報道說,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發表盟情咨文時宣布將對中國補貼電動汽車進行調查。這成為東布羅夫斯基斯訪華之前歐盟與北京之間的最大沖突點。
東布羅夫斯基斯并不是近期訪問中國的唯一布魯塞爾高官:歐盟環境、海洋與漁業委員維爾吉尼尤斯·辛克維丘斯目前也在中國。他25日會見了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和水利部部長李國英。
未來幾周也將有歐盟高官訪問中國。歐盟能源委員卡德麗·西姆松預計下周訪華,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預計下月訪華。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