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盡管2022年全球債務負擔占經濟產出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遠高于疫情前水平。IMF警告稱,全球債務比率可能恢復上升趨勢。
根據IMF全球債務數據庫的更新數據,以美元計算,2022年全球債務總額為235萬億美元,比2021年高2000億美元;全球債務總額與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238%,低于2021年的248%和2020年的258%,連續第二年下降,但比2019年高9個百分點。
IMF表示,債務比率下降受惠于全球經濟復蘇以及通脹上升等因素,但債務水平仍然很高,債務可持續性也仍然令人擔憂。
從債務類型來看,公共債務居高不下被認為是主要原因。IMF數據顯示,過去兩年,公共債務占GDP的比重僅下降8%,僅抵消了約一半與疫情相關的債務增長數額。IMF指出,財政赤字使公共債務水平不斷上升,因為許多政府在結束與疫情相關的財政支持的同時,也增加了用于促進增長和應對糧食和能源價格飆升的支出。
據IMF介紹,在疫情之前,全球債務與GDP的比率已經上升了幾十年。其中,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全球公共債務增加了兩倍,到2022年底達到GDP的92%(略高于91萬億美元)。私人債務增加兩倍則花了更長時間,自1960年開始算起,于2022年底達到GDP的146%(接近144萬億美元)。
從國別來看,低收入國家的債務增加明顯。IMF表示,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在過去20年中大幅增加,盡管與發達和新興經濟體相比,它們的債務特別是私人債務的平均水平仍然相對較低,但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這些國家債務的增長速度帶來了“挑戰和脆弱性”。超過一半的低收入發展中國家正處于債務困境中,或面臨債務困境的高風險。
IMF警告稱,未來三年是大批全球債務重新續期的時間,加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可能導致全球債務比率回升。
對此,IMF呼吁各國政府采取“緊急措施”,幫助減少債務脆弱性,扭轉長期債務趨勢。例如,通過對私人債務的“警惕監測”和建立“可信”的財政框架來管理公共債務的可持續性。同時,要致力于協助債臺高筑的國家重組債務,提升其債務可持續能力。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