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3月7日(阿格斯)—根據歐洲運輸與環境聯合會(T&E)的數據,由于許可延遲和美國補貼的吸引等因素,歐洲計劃中的電池制造產能中有近70%面臨被推遲、縮減或取消的風險。
歐洲計劃到2030年投產或增加近50家鋰離子電池工廠,其中32%為低風險,52%為中等風險,16%為高風險。德國、匈牙利、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國面臨風險的電池工廠所占比例最大。
T&E本周表示,計劃產能損失最大的項目包括美國汽車制造商特斯拉(Tesla)的柏林工廠、瑞典制造商諾斯沃特(Northvolt)在德國北部的工廠以及意大利都靈附近的Italvolt工廠。英國的(Britishvolt)不在分析之列,該公司于1月17日進入破產管理程序,此后被澳大利亞的(Recharge)公司收購。
該聯合會敦促歐盟在即將出臺的《凈零工業法案》中明確優先考慮電池價值鏈,并引入財政激勵措施,鼓勵正極和正極材料前驅體的本地化生產。它還在尋求一個“綠色簡化議程”,以簡化涉及歐洲電池價值鏈的項目的許可和審批程序。
T&E承認,美國最近的立法——如《通貨膨脹削減法案》—對吸引潛在投資者和項目開發商產生了影響。T&E表示,歐洲應該讓其金融支持“像美國一樣簡單和容易獲得”。
T&E表示,歐洲許多計劃中的電池超級工廠尚未獲得融資、獲得許可、開工建設、選擇電池路線或從汽車制造商那里獲得承購協議。“這意味著它們仍然可能被推遲或完全取消。這就是美國《通貨膨脹削減法案》帶來的嚴重風險……電池、模塊和組件制造以及金屬加工可的簡單性、規模性和融資性,使美國成為極具吸引力的電池工廠建設目的地。”
中國在關鍵礦產供應方面的主導地位將持續多年,歐洲理論上到2030年的產量(假設所有礦山和精煉廠都能很快獲得批準和資金)與實際可行的產量之間存在巨大差距。T&E表示,通過“負責任的”進口、可持續的國內項目和回收利用,應該有可能獲得足夠的材料。該公司預計,到2030年,歐洲大約10%的鎳和鈷需求可以從當地采礦中獲得。
對于鋰,T&E預計,如果歐洲宣布的項目繼續推進——總共18個礦山,其中17個將具有一體化的精煉能力——到2030年,可以滿足歐洲大陸43%-53%的需求。但這些預測都是推測性的,需要克服多重障礙。
T&E強調了確保電池廢料和礦山廢料得到充分利用的必要性,并鼓勵將其納入歐盟即將出臺的《關鍵原材料法案》。T&E表示,回收利用的潛力“與國內開采一樣大”。
“中國的主導地位和美國的《通貨膨脹降低法案》對歐洲在電池價值鏈上的志向構成了嚴重風險。但如果歐洲迅速采取行動,通過引入一個有針對性的、強有力的、以可持續發展為重點的框架來克服其慣性,仍然可以保持競爭,”T&E表示。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