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份,根據環(huán)球銀行金融電信協(xié)會(SWIFT)數據,在基于金額統(tǒng)計的全球支付貨幣當月排名中,歐元占比39%,超越美元的38.3%,成為全球跨境支付首選貨幣。然而,好景不長,僅僅一個月后,歐元首選貨幣地位就又被美元超過,并從此進入漫漫下行通道。至2022年3月份,歐元在全球跨境支付中的占比已降至35.4%,而美元占比升至41.1%,歐元對美元匯率也持續(xù)走低,從2021年5月份的1.21跌至2022年5月11日的1.05。歐元過去一年的疲軟走勢不斷引發(fā)外界對歐元以及歐元區(qū)經濟前景的擔憂。
歐元的起源可追溯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之初。當時,為應對戰(zhàn)后嚴重的“美元荒”問題,歐洲各國開啟貨幣合作與協(xié)調,以維護各國貨幣關系穩(wěn)定。隨著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深入和歐洲內部資本跨境流動愈發(fā)頻繁,歐洲貨幣制度日益面臨“三元悖論(Impossible Trinity)”挑戰(zhàn),即無法同時兼顧資本自由流動、各國貨幣政策獨立性以及匯率穩(wěn)定。鑒于控制資本流動與歐盟秉承的共同市場原則不相容,而穩(wěn)定的匯率又是共同市場運作的必要條件,建立貨幣聯盟便成為必然的選擇。最終,1999年,在成員國共同努力與一系列歷史事件的推動下,歐洲貨幣聯盟暨歐元區(qū)建立。依托歐元區(qū)強大經濟實力,歐元影響力迅速攀升,成為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元之外最為重要的國際貨幣。當時還有約60個國家和地區(qū)申請使用歐元或者將本國貨幣以某種方式與歐元掛鉤,歐元大有挑戰(zhàn)美元地位之勢。
但是,經過20多年發(fā)展,歐元競爭力與美元相比差距依然巨大。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國際清算銀行等機構數據,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的54.78%,為歐元的2.85倍;61.48%的狹義國際債券與48.64%的跨境頭寸(負債)以美元計價,分別是歐元的3.75倍和1.66倍;而同期美國經濟總量只有歐元區(qū)1.59倍。并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與隨后爆發(fā)的歐債危機使歐元區(qū)陷入巨大動蕩,也給歐元國際貨幣地位帶來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盡管相對于美元之外的其他貨幣,歐元優(yōu)勢仍然顯著,但其作為國際貨幣的各項指標卻持續(xù)走弱,歐元國際化綜合指數至今仍遠低于危機前水平。
疫情暴發(fā)以來,美國實施刺激力度遠超歐洲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帶動美元匯率走弱與全球跨境支付份額下行,這是歐元在全球支付貨幣排名表現搶眼的根本原因。就此而言,隨著美國財政與貨幣政策逐漸常態(tài)化,歐元匯率與跨境支付份額走低并不令人意外。
面對這一困境,自2018年底以來,歐盟就將增強歐元國際貨幣地位作為未來工作重點。
歐盟的歐元國際化戰(zhàn)略與其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構想密不可分。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國際貨幣體系進入多元化的“牙買加體系”時代,美元在喪失唯一國際貨幣地位的同時,也擺脫了黃金束縛,反而借助“石油—美元”與“國際美元—美國國債”的貨幣循環(huán)成就了貨幣霸權。在這一美元本位制的國際貨幣體系下,美元外部需求缺乏彈性,各國只能被動承受美國貨幣政策結果。這種不對稱性導致美元匯率定價機制扭曲,是全球國際收支和宏觀經濟失衡不斷累積以及危機頻發(fā)的重要原因,使各國深受其害。
鑒于此,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貨幣體系改革逐漸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議題。由于依賴國際協(xié)調與合作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短期內并不可行,以及世界經濟多極化木已成舟,歐盟秉承競爭理念,希望在既有國際貨幣體系下,通過加強歐元國際貨幣地位,推動更具競爭性的多極化國際貨幣體系形成,即通過不同錨貨幣之間的競爭“發(fā)現”更均衡的匯率,理順國際貨幣匯率定價機制,從而促進全球經濟均衡與穩(wěn)定發(fā)展。在歐盟看來,更有競爭力的歐元不僅有助于增強歐盟自身實力,而且對于國際金融與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具有重要意義。
一個足具規(guī)模、穩(wěn)定又有活力的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是歐元提升國際貨幣競爭力的首要基礎,但歐元區(qū)仍不符合“最優(yōu)貨幣區(qū)”要求,不對稱沖擊與宏觀經濟失衡風險仍然存在。歐債危機爆發(fā)以來,歐盟進行了大量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成效的制度建設,以保障歐元及歐元區(qū)穩(wěn)定。而歐元要增強國際地位,必將挑戰(zhàn)美元霸權,如何削弱與打破“石油—美元”與“國際美元—美國國債”貨幣循環(huán)成為問題的核心,也成為歐元國際化戰(zhàn)略的基本出發(fā)點。為此,歐盟一方面致力于擴大歐元在能源、原材料、食品和交通運輸工具等大宗商品領域的應用,并推動能源結構轉型,沖擊“石油—美元”循環(huán);另一方面豐富歐元計價金融資產,促進歐盟與國際金融市場對接,為國際投資者提供吸引力不輸于美國國債的歐元計價金融資產,以期削弱“國際美元—美國國債”循環(huán)。
歐元國際化戰(zhàn)略實施以來,在一些領域已經有一定進展,例如全球有45.4%的綠色債券以歐元計價,歐盟與俄羅斯最大石油公司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諾瓦泰克(Novatek)簽訂歐元結算合約等。
盡管歐元國際化前途未卜,但歐盟構建多極化競爭性國際貨幣體系的訴求與人民幣國際化的根本出發(fā)點不謀而合,雙方在與此相關的廣泛領域存在巨大合作空間;而歐盟推進歐元國際化的思路,也無疑有助于我們思考如何進一步發(fā)揮人民幣國際貨幣潛力,為全球經濟與金融體系穩(wěn)定作出與負責任大國地位相匹配的應有貢獻。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tǒng)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