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8日通過新的經濟刺激方案,規模為73.6萬億日元,其中財政支出為40萬億日元。亞洲多國日前公布的預算方案顯示,各國力求通過擴大支出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盡快實現經濟復蘇。
布局經濟長遠發展
據當地媒體報道,日本8日的內閣會議通過了新的刺激方案,擴大財政支出勢在必行。新刺激方案規模為73.6萬億日元左右,其中財政支出為40萬億日元。
據日經新聞社報道,追加刺激方案按照支出方向來看,6萬億日元將用于新冠疫情防控,51.7萬億日元將用于新冠疫情后的經濟對策,5.9萬億日元將用于防災減災和國土強韌化。日本政府還將增加可不經國會決議、用于應對新冠疫情的預備費,2021年度將計入5萬億日元,高于往年最初預算的5000億日元。
在新冠疫情對策方面,將增加面向都道府縣的補助金,用于確保病床等充實醫療保障的措施;還將追加1.5萬億日元地方創生臨時補助金,用于地方政府給響應縮短營業時間請求的餐飲店發放補助等。
為助力長遠的經濟發展,包括財政投融資在內,日本將對扶持大學研究基礎建設的基金投入4.5萬億日元;將確保1萬億日元左右的資金作為促進政府和學校數字化的相關費用;日本將繼續向生產基地集中在海外的產品及醫療品等企業給予補貼,以幫助其將生產搬回日本國內;對業態轉型的中小企業,將最高補貼1億日元;并且將設立2萬億日元的基金,扶持溫室氣體零排放技術的研發。
日本首相菅義偉當日在會上表示:“我們制定了這些措施,以穩定就業、維持商業、恢復經濟,同時為綠色經濟和數字經濟的新增長開辟道路,從而保護人們的生命和生計?!?/span>
不過日本的債務壓力近期也陡增。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2020年度原始預算和補充預算合計的新發國債額預計將首次突破100萬億日元,主要是由于日本政府為應對新冠疫情3次制定大型補充預算,加之受經濟低迷影響,稅收也大幅縮水。該報道指出,日本此次國債發行規模堪稱空前,達到此前最高的2009年度雷曼危機時52萬億日元的兩倍,再度凸顯日本財政嚴峻惡化。
三季度經濟增幅創紀錄
前期的經濟刺激方案生效令日本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大漲。
日本內閣府8日發布報告,將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實際GDP環比增速上調至5.3%,按年率計算為22.9%。
在內閣府11月16日發布的初步統計結果中,第三季度日本實際GDP環比上升5.0%,按年率計算為21.4%,是有可比數據以來最大增幅。此前,日本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下滑,第二季度按年率計算下滑28.1%。
此次修正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個人消費環比增長5.1%,企業設備投資環比下降2.4%,住宅投資環比下降5.8%。
此外,第三季度,日本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由2.1個百分點上調至2.6個百分點;外需方面,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由2.9個百分點下調至2.7個百分點。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相西村康稔在8日的記者會上指出,與歐美相比,日本的設備投資復蘇勢頭疲軟。他強調將通過新的經濟對策“以數字經濟和綠色環保提升增長動力”。他重申將努力早日恢復新冠肺炎疫情前的經濟規模。
由于修改了統計標準,日本此次計算GDP時新增了電影、書籍等娛樂作品的價值,GDP規模按實際基準約為527萬億日元,比初值增加20萬億日元左右。
多國擴大預算支出
除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亞洲多個國家日前也擬定了擴大規模的預算案,著眼于支持疫情后的復蘇。
韓國國會上周舉行全體會議,表決通過2021年度預算案。這是韓國國會6年來,首次在法定時限內處理下一年度預算案。韓國2021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總額558萬億韓元,較政府編制的555.8萬億韓元多出2.2萬億韓元,創歷年最大規模。這也是時隔11年,韓國朝野商定的預算規模首次超過政府提案的金額。
具體來看,韓國預算案為抗擊新冠疫情籌備補貼發放而編制了3萬億韓元預算,預計將于春節前發放;為確保4400萬劑新冠疫苗編制了9000億韓元預算;為實現碳中立目標,編制了用于汽車減排的286億韓元預算以及用于安裝節能設施的200億韓元預算。
韓國預算案中3.5萬億韓元將通過增加發行國債籌措。由此韓國國家負債將增至956萬億韓元,占GDP的47.3%。
馬來西亞政府正在審議的預算案也聚焦于疫情后的產業復蘇。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扎夫爾日前表示,他提交的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對該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恢復經濟至關重要。他介紹說,預算案將著重在采取額外的措施來幫助各階層人民的生活能重新回到正常的狀態。
財政支出擴大同時也引發了多國對赤字的擔憂。
在明年初發布財政預算案聲明之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公開表示,政府不太可能有財政盈余,要達到收支平衡的目標也有困難。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新加坡今年推出了總值約1000億新元的紓困措施,其中520億新元來自國家儲備。李顯龍談到嚴峻的財政挑戰時說,他雖認同須維持預算開支謹慎的重要性,但在疫情期間要做到收支平衡具有挑戰性。他說:“我們必須花錢抗疫,經濟又陷入低迷。從反周期的角度來看,這時候我們也不希望財政刺激措施不足,我們必須穩定經濟,維持人民就業,并且要在艱難時期幫助失業者?!?/span>
李顯龍解釋說,一些行業陷入的“冬眠”狀態還會持續好一段時間,尤其是航空、旅游與娛樂業。與其急著恢復這些行業的經濟活動,承擔面對另一波疫情的風險,政府寧可先以公共衛生為首要考量,繼續透過提供紓困資金,保住這些行業的員工就業?!暗@個情況總有一天會過去,未來我們還是要回到收支平衡的狀態。”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