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4日發布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經濟衰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二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稱,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將大幅收縮3%,相比今年1月時的預計下調6.3個百分點。
3%的年度降幅甚至比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還要糟糕許多。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2008年和2009年全球GDP增速分別為1.85%和-1.68%。
IMF首席經濟學家姬塔·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表示,過去三個月,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它將對人們的生活和生活方式產生何種影響,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她在博客中寫道。
戈皮納特表示,在這場危機中,沒有國家可以幸免,那些經濟高度依賴旅游、醫療和娛樂的國家將受到尤為嚴重的沖擊。她還表示,隨著風險偏好下降,新興市場可能會面臨前所未有的資本流出挑戰,而且很多國家醫療體系十分脆弱,可利用的財政空間極為有限。
據IMF預計,在基準情景中,即假設新冠疫情在2020年下半年逐漸消退,扼制病毒傳播的措施可逐步取消,那么隨著經濟活動正常化,再加上政策支持,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5.8%,比今年1月時的預計上調2.4個百分點。
在這期《世界經濟展望》中,IMF下調美國2020年增速預測7.9個百分點至-5.9%,上調2020年增速預測3個百分點至4.7%;將歐元區2020年增速預測下調8.8個百分點至-7.5%,上調2020年增速預測3.3個百分點至4.7%。
IMF還將中國2020年增速預測下調4.8個百分點至1.2%,上調2020年增速預測3.4個百分點至9.2%。
IMF指出,這些預測依然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許多因素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互動都將對經濟產生影響,如疫情的傳播路徑、扼制病毒的強度和有效性,供應鏈中斷的程度,全球流動性突然收緊造成的后果等等。
IMF表示,當務之急是要控制疫情發展,尤其應增加醫療支出,并采取措施減少傳染。與此同時,政府也應推出相應的經濟救濟措施,為居民和企業紓困,同時確保一旦疫情消退能迅速啟動經濟復蘇。
在新聞稿中,IMF肯定了近期全球主要央行采取的措施,稱這些舉措提振了市場信心,減輕疫情對經濟沖擊的影響,有利于經濟未來的復蘇。
IMF呼吁成員國同步行動,放大政策影響。“強有力的多邊合作對于應對疫情帶來的沖擊必不可少。”IMF說,“各國應協力合作,減緩病毒傳播,研發針對病毒的疫苗和療法。在此類醫療干預獲得成功之前,只要病毒還在某個地方擴散,沒有國家是安全的。”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