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屆IEC大會近日在上海召開,并將于2019年10月25日舉行IEC金鑰匙交接儀式,中國專家舒印彪將在2020年起出任新一屆IEC主席,這也是IEC成立112年來首次由中國人擔任最高領導職務,IEC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國際性電工標準化機構,有“電工領域聯合國”之稱,《中國標準化》記者在IEC大會召開之際第一時間專訪了IEC候任主席、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舒印彪,請他闡釋標準化理念、解讀IEC戰略規劃、分享IEC標準故事。
——理念篇——
中標社
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作為“電工領域聯合國”IEC候任主席,如果讓您給標準化作一個形象的比喻,您認為標準化好比什么,為什么?
舒印彪:就標準化的作用而言,我認為標準化可以說是加速科技創新發展的催化劑。標準化對技術創新的意義在于,技術創新是在總結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并且按一定規范和約定進行創新。標準化可以為技術創新提供創新知識、積累創新成果、提高創新效率、擴散創新成果,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基于技術標準的技術創新成為一種高層次競爭手段。標準還可以促使公司更加專注于產品和技術研發,不必擔心做重復性工作,促進質量控制、檢測和認證。技術創新依賴標準化,技術創新離開標準化就不能實現技術創新的產業化。
中標社
您是在IEC工作多年的中國專家,請您談一談IEC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及未來戰略規劃。
舒印彪:IEC匯集了全球173個國家,86個成員國和87個聯絡成員國。來自全球產業界、政府部門、檢測實驗室、學術界及其他領域的2萬多位專家直接參與IEC工作,更多的專家則通過各成員國內參與相關工作。IEC提供一個全球性、中立性的平臺,在該平臺上,IEC組織成千上萬名專家共同編制技術規則,為數以百萬計的設備和系統提供技術基礎,這使得全球范圍的電氣電子產品貿易成為可能,企業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都能銷售和購買產品,各國政府能夠建立更持久的基礎設施。
IEC工作范圍涵蓋所有電氣電子設備和系統的組件、安全、互操作性、質量、性能、效率、電磁干擾、廢棄物管理和循環利用等,其工作直接影響到聯合國提出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16個。IEC積極致力于提高能源效率,提高基礎設施的長期可靠性,降低產品成本,減少資源消耗。
——故事篇——
中標社
具體而言,您在IEC工作歷程中,有哪幾個關于標準化的故事讓您印象深刻,您能給我們分享幾個這方面的標準故事嗎?
舒印彪:有3個例子我印象最為深刻。
第一個標準故事是——國際標準助力特高壓直流工程“走出去”。自2014年以來,國家電網公司投資、建設和運營的巴西美麗山水電±800千伏送出一期、二期兩個特許權項目,大量借鑒或采用中國技術標準,是中國電網技術標準“走出去”的標志性工程。特高壓輸電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最先進的輸電技術,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低能耗、少占地、環境友好等特點。國家電網公司在實踐驗證的基礎上,及時提煉形成國家標準,并轉化為國際標準,1000 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電壓等級成為國際標準,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在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建立了完整的標準體系,在巴西美麗山項目上實現了“走出去”。
美麗山水電站裝機1100萬千瓦,建成后將成為巴西第二大、世界第五大水電站。兩期送出工程建成后,將把清潔水電從亞馬遜河流長距離輸送到2000公里以外的圣保羅和里約熱內盧等負荷中心(一期輸電距離2084公里,二期2518公里)。工程將帶動近5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電力裝備出口。
第二個標準故事是——國際標準成就中國安全家電。電壓力鍋是全球消費者普遍使用的家電產品。由于各國的飲食結構和烹飪習慣不同,經常會發生壓力鍋使用時爆鍋和高溫高壓蒸汽傷人的惡性事故。通過對電壓力鍋國際標準的認真研究,中國家電院不僅提出了彈性結構電壓力鍋的技術提案,同時也對現有標準中的防堵安全、泄壓安全、合蓋安全等諸多方面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全面提升了電壓力鍋產品的安全判定水平。通過電壓力鍋國際標準的制修訂,不僅使全球用戶能夠放心使用彈性結構電壓力鍋這一高安全性創新產品,也促進了整個電壓力鍋行業安全水平的提升,通過國際標準化舞臺使具有“中國智慧”的好產品走向全球,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安全保障。該產業的龍頭企業美的集團也獲得了外銷3年翻9倍的靚麗業績。
第三個標準故事是——以國際標準開拓國際市場。作為中國民族品牌,九陽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年第一次將工業化和智能技術注入古老的豆漿生產方式,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全自動智能豆漿機。九陽公司高度重視標準化建設與標準制定工作,參與制定國際、國家、行業、團體等標準制修訂超過90項,并通過主導國際標準制修訂,大力擴展海外市場,將豆漿機這臺“中國的禮物”推廣到世界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九陽公司主導制定的豆漿機國際標準的頒布與實施,推動了全球更多企業按照豆漿機國際標準規范生產,助推我國豆漿機走向國際市場。
——建議篇——
中標社
請談談中國對IEC的貢獻以及IEC對中國企業參與IEC工作的期待和建議。
舒印彪:我國1957年正式加入IEC以來,一直將積極參與IEC國際標準化活動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術經濟政策予以推進,致力于為IEC國際標準化治理和標準體系的完善做出中國貢獻。2011年,中國成為IEC常任理事國,成為IEC理事局、標準化管理局和合格評定局的常任成員。我國承擔IEC技術機構的主席秘書處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巨大轉變,目前擔任IEC機構的13個主席、副主席和10個秘書處工作,以積極成員身份參與了99%的IEC技術委員會和分委員會,來自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的國際標準專家2000多名注冊。我國先后當選IEC副主席、主席,這也是IEC成立112年來,首次由中國人擔任最高領導職務。我國擔任IEC主席、舉辦IEC大會都體現了我國在國際標準組織中話語權和影響力顯著增強。
近些年,隨著我國電工技術從跟隨、并跑到領先,越來越多的中國專家投身于國際標準組織的工作。我是2008年參加IEC工作的,當時我們國家專家主導的標準累計27項。到2018年底選舉我擔任主席時,已經達到186項。這背后,體現了我們國家電工領域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也充分說明中國工程師的科技研發能力取得了長足進步,已步入世界先進行列。
當前,人類生存發展還面臨著能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全球共性問題,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成為人類的共同目標。新能源發電、電動汽車等電工領域和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新興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低碳能源、綠色建筑和智慧交通的實現提供了可能。IEC將積極迎接時代挑戰,加強國際合作,與各國專家一道共同尋求解決方案。
在世界范圍內凝聚共識是IEC制定國際標準、合格評定程序以及開展相關活動的重要原則,這與我國堅持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國際合作理念是一致的,所以我認為,只要遵循這個原則,就能消除分歧,建立共識,推動世界各國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本屆IEC大會的中文主題為“質量成就美好生活”(英文主題為“Better Quality Better life-Reliability,Safety,Efficiency”)。追求美好生活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向往。目前,產品全球價值鏈的興起已成為現實。大多數產品的生產過程全球化、碎片化,產品不再是在一個國家制造,而是在整個世界制造。這種形勢產生的直接結果就是,IEC國際標準和合格評定系統的重要性呈幾何級數增長。只有通過IEC國際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全球大多數國家數以百萬計的公司才能進行產品的生產和買賣,開展貿易與合作。IEC國際標準是貿易投資走向世界的通行證。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