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歸入韓國產業銀行(KDB)管理之后,韓進重工或將成為下一個并購目標。韓國造船業的格局又將面臨一個大變化。
2月28日,韓進重工發布公告稱,為了提升其財務狀況,韓進重工將收回86.3%的已發行股票,包括韓進重工業控股(HHICH)持有的全部30.98%股份以及董事長Cho Nam-ho持有的0.5%。其余股份將按5:1的比例減持,將韓進重工的總股本從5303億韓元削減至727億韓元(約合6470萬美元)。
這一程序預計在5月完成,屆時,韓進重工的最大股東韓進重工控股(HHICH)及其董事長Cho Nam-ho將不再擁有任何股份。韓進重工將交由韓國產業銀行及其他貸款人聯合管理。Cho Nam-ho是韓進集團已故創始人Cho Joong-hoon的次子。
韓進重工的債權人計劃任命韓國仁荷大學教授Lee Byung-mo擔任韓進重工總經理,取代Cho Nam-ho。Lee Byung-mo曾在2011年擔任大宇造船副總裁,在2015年出任STX海洋造船總裁,在造船行業的重組方面擁有豐富經驗。
韓國業內人士猜測,隨著韓進重工交由韓國產業銀行等債權人管理,韓進重工可能會成為繼大宇造船之后、韓國產業銀行的下一個出售目標。韓進重工菲律賓蘇比克船廠在今年1月申請破產之后,也一直在尋找愿意接手船廠運營的投資者。
另外,韓進重工的債權人計劃進行價值6870億韓元(約合6.1億美元)的債轉股,其中1600億韓元(約合1.42億美元)將轉投位于菲律賓的韓進重工蘇比克船廠。此前,韓進重工已經與菲律賓5家銀行簽署了債轉股協議,將韓進蘇比克的4.1億美元債務轉換為股份,從而幫助蘇比克船廠繼續維持運營。當時,韓進重工表示,公司還在與韓國產業銀行(KDB)等韓國債權人協商類似的債轉股方案。
據了解,韓進重工旗下擁有兩家船廠,包括位于釜山的影島船廠和菲律賓蘇比克船廠。其中,影島船廠成立于1937年,曾是韓國首家造船廠。2015年,韓進重工集團銷售收入曾一度高達25億美元,排名全球第十。
韓進重工影島船廠的位置靠近釜山老城區,船塢總面積僅為260000平方米,被住宅區和商業辦公區環繞,因此很難進行翻新和擴張。受限于航運大型化的潮流影響,影島船廠已經不適應建造大型商船。近年來,韓進重工的商船建造工作基本交由蘇比克船廠完成,影島船廠則主要從事特種船建造工作。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韓進重工影島船廠最后一次接獲商船訂單是在2015年,當時比利時船東CMB在韓進重工下單訂造了2艘1922TEU集裝箱船,新船在2017年交付。今年1月,影島船廠交付完手持訂單中最后一艘在建新船,即為韓國全南大學建造的1艘訓練船。
來源:蘭格鋼鐵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