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今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將重點高排放行業錯峰生產作為狠抓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措施。
他認為,今年的方案總體考慮更加強調科學施策、精準調控,嚴禁采取“一刀切”方式。同時,基于污染排放績效水平實行差別化管理,進一步增強錯峰生產調控的精準性、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引導企業主動開展深度治理,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9月29日,河北省環保廳在其網站公布了《河北省重點行業秋冬季差異化錯峰生產績效評價指導意見》,通過對重點行業開展秋冬季差異化錯峰生產績效評價,科學制定差別化停限產措施,嚴禁“一刀切”。
該意見規定,對實現超低排放、工藝技術先進、運輸結構合理、產品優質高端的企業,不予錯峰生產;對部分生產工序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運輸結構基本合理、產品中端的企業,錯峰20%-30%;對僅達到現行污染物排放標準、運輸結構不合理、產品低端的企業,錯峰50%-60%。
不過,對于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未達到排污許可管理要求,不符合現行行業產業政策,或未按期完成今年秋冬大氣污染治理改造任務的,意見要求全面停產治理。
相比去年,河北省今年的停限產舉措更加精細化,突出差異化錯峰生產要求。不過,也有鋼鐵企業人士擔憂,在今年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壓力下,部分地區可能會繼續加大限產力度。
根據生態環境部9月27日公布的今年秋冬季大氣治污攻堅方案,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在10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PM2.5平均濃度和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均要求同比“雙降3%”左右。
對于該目標的制定,劉友賓解釋稱,這是根據各地產業、能源、氣象及現有空氣質量改善情況,堅持實事求是,合理確定的,也是經專家充分研究論證、反復聽取多方意見得出的。
他進一步指出,去年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大氣污染物濃度降幅較大,成效明顯。不過,大氣治污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任務,越往后越要啃“硬骨頭”,所以今年總體考慮是穩中求進,即首要任務是鞏固好現有成績,不能讓空氣質量出現反彈,并在此基礎上穩步提升。
“3%是總體目標,有的地方高一些,有的地方低一些。這更加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劉友賓表示。
記者注意到,在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中,今年秋冬季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目標定在3%以上的城市就多達20個。
其中,保定、定州、滄州、衡水、長治、聊城等6城目標定為3%,安陽、鶴壁、焦作、濮陽、濟源等5城目標定為3.5%,唐山、邢臺、晉城、菏澤、鄭州等5城目標定為4%。
除此之外,石家莊、辛集、邯鄲、開封等4城PM2.5平均濃度改善目標在28城中最高,為4.5%。而北京、天津、廊坊三城目標為持續改善;另有2城目標最低,為1.5%。
石家莊市大氣辦副主任馬玉辰對經濟觀察網坦言,通過“人努力、天幫忙”,今年以來石家莊大氣治理雖取得一定成效,但不足以打消我們對完成任務的擔憂,目標壓力仍很大,畢竟還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如果冬季氣象條件不利,大氣環境改善難度會更大。
劉友賓稱,與3-7天預測相比,中長期趨勢預測不確定性較大。目前,國家氣候中心正會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單位,結合近期相關數據資料開展進一步分析。
“天幫忙,人不懈怠;天不幫忙,人更需努力。嚴重污染企業千萬不要心存僥幸,一定還要按照錯峰生產要求該停則停,該限則限。錯峰生產清單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調整。”他說。
來源:經濟觀察網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