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朗普強硬宣布將對鋼鋁征重稅
特朗普宣布,他將在下周簽署一項對鋼材進口征收25%關稅、對鋁進口征收10%關稅的命令,“我們將重新打造我國的鋼鐵產業,重新打造我國的鋁業,”此前,特朗普的顧問對此議題爭論長達數月,一度陷入僵局。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日報道,周四上午特朗普的公開聲明也比預定時間往后推遲了。
《金融時報》報道稱,特朗普目前采取的行動是去年啟動的國家安全調查的一部分,該調查利用了國際貿易規則中一條極少被使用的漏洞,即允許各國在戰爭時期實施貿易限制。據悉,特朗普即將簽署的增稅措施將適用于來自所有國家的進口鋼鐵和鋁材料,但許多貿易專家預計,將會有一個讓有關國家和公司申請豁免關稅的程序。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國家被排除在增稅名單外。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美國的鋼材依賴來自110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其進口量是出口量的4倍。包括加拿大、日本和韓國在內的一些美國盟國是美國十大鋼鐵供應國之一,新規實施后,這些國家鋼鐵企業都將面臨巨大的成本沖擊。中國則位列美國鋼鐵進口國第11位。競選期間,特朗普就曾多次表示,外國“在美國傾銷大量鋼鐵”,實質上損害了美國的工業生存能力,“殺害了我們的鋼鐵工人和鋼鐵公司”。
2、全球抗議特朗普新關稅計劃
雖然白宮強調,要到下周才會公布關于新關稅的更多細節,特朗普所提“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開征25%和10%的全球性關稅”目前也只是“意向”,但這并不能阻擋來自世界各地源源不斷的抗議聲音。不僅僅是中國,歐盟、德國、加拿大乃至美國本國的行業協會紛紛站了出來,指責特朗普新關稅“糟糕透頂”、“制造混亂”、“是一個天大的錯誤”。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稱,美國關于鋼鐵和鋁關稅的限制是“公然的干預”,歐盟將“堅定不移地予以回應”。據報道,歐盟考慮,如果美國一意孤行地要對進口鋼材和鋁實施全球性關稅,那歐盟將對價值約35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實施25%的進口關稅。加拿大外交部長弗里德蘭德(Chrystia Freedland)表示,任何關稅都將是“絕對不可接受的”。據援引一位不明身份的消息人士報道稱,加拿大正在研究一旦美國實施關稅該國可以對美國采取什么制裁措施,包括“可以立即采取的行動”。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工廠調查委員會主席Timothy Fiore發表聲明稱,由于美國國內制造業已經難以滿足需求,對進口產品征收關稅會對美國制造業造成嚴重沖擊,“這是一個天大的錯誤”,關稅行動會給制造業帶來高昂的成本。我們之所以選擇進口鋼材,是因為同樣的產品在美國國內已經不再生產了。
美國國際汽車經銷商協會(AIADA)聲明稱,特朗普宣布鋼鐵和鋁關稅的時間點糟糕透頂。對于汽車和卡車制造而言,鋼材和鋁都至關重要,而征收關稅則會大幅推高汽車價格。無獨有偶,日本汽車廠商豐田亦公開表態,稱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對汽車生產商有不利影響,將提高在美銷售的轎車和卡車價格。
美國石油協會(API,石油行業游說組織)總裁Jack Gerard稱,特朗普政府對鋁和鋼鐵征收關稅的計劃會抬高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成本。美國石油產業的生產活動極度依賴鋼鐵,在石油消費端亦是如此。
德國鋼鐵協會表示,美國計劃對鋼鐵產品征收關稅的行為,已構成違反世貿組織(WTO)規則。
墨西哥國家鋼材協會代表Canacero稱,如果美國對墨西哥鋼鐵征收關稅,墨方應當予以回應。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稱,美國進口關稅措施是“愚蠢的貿易保護措施”。中國對美國鋼材出口數量有限,關稅措施會讓美國產業更加落后,競爭力下降。中美兩國加強合作才是最佳的選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稱,美國關稅措施破壞國際貿易秩序。中國外交部稱,美已對鋼鋁采取反補貼措施,若各國跟風將有損全球貿易,中國敦促美國遵守貿易規則。
3、引發全球市場劇烈動蕩
全球貿易戰憂慮下,道指周四一度狂瀉逾5百點,尾盤跌幅縮減,但仍以重挫1.68%大跌作收,標準普爾500與納斯達克指數也均收黑逾1%。這波賣壓也延續到周五的全球股市。日本與韓國股市各自大跌2.5%與1.04%。香港股市恒指收跌1.48%,報30583點
歐洲股市集體收跌,歐洲基準股指——Stoxx歐洲600指數大跌2.1%,報收于367.15點;本周累跌3.7%,終結了此前兩周的連續上漲走勢。
美股周五繼續動蕩,開盤一度重挫,道指跌超350點,但隨著市場逐漸消化了對貿易戰的擔憂,投資者恐慌情緒逐漸減弱,股指午后反彈,最終美股大盤指數——標普500指數收高0.51%,而道指仍收跌了0.29%,當天美股呈現大震蕩走勢。
最近以來,市場一直都對通貨膨脹的形勢發展和貨幣政策緊縮的前景感到緊張,從而導致股市變得動蕩不安。而周五的貿易相關憂慮則更是雪上加霜,原因是一旦關稅正式開征,則很可能將會拉升使用鋼鐵和鋁生產的制成品的價格。
東方匯理(Amundi)的副首席投資官文森特·莫蒂爾(Vincent Mortier)指出,如果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則通常意味著股票和外匯市場的波動率都會上升,這是因為貿易保護主義有著迅速蔓延的可能。
貿易戰擔憂升溫導致資金涌入黃金和美債市場。國際黃金期貨價格周五收盤大幅上漲1.4%,報每盎司1323.40美元,原因是全球貿易戰可能即將到來的威脅促使投資者紛紛轉向傳統上被視為安全避風港資產的黃金尋求避險。另外,全球貿易緊張局勢通常還會帶來物價上漲的結果,這也促使投資者買入黃金以規避通脹風險。
美國10年期基準國債收益率漲4.8個基點,報2.8497%。3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3.7個基點,報3.1234%。兩年期美債收益率漲3.3個基點,報2.3849%。五年期美債收益率漲4.3個基點,報2.6165%。
4、美國鋼鋁關稅有何影響?
特朗普希望對進口鋼鐵和鋁實施的嚴格關稅反而可能讓美國的盟友、本國鋼鐵、鋁產品的下游企業和消費者經受痛苦。
對美國來說,前5大鋼鐵進口來源分別為加大拿、巴西、韓國、墨西哥、俄羅斯,占比分別為16%、13%、10%、9%、9%。接下來依次是土耳其、日本、中國臺灣、德國和印度。
鋁產品進口方面情況也類似。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6年期間,美國進口鋁產品占比最大的同樣是加拿大,占到5 6%。隨后分別為俄羅斯(8%)、阿聯酋國家(7%)。正因如此,特朗普宣布其最新決定之后,歐盟、加拿大、日本等紛紛率先做出回應。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這一“全球性征稅”決定不僅得罪了“全球”,本國鋼鐵、鋁產品的下游企業也反應激烈。
美國共和黨領導層成員之一羅伊-布朗特在決定宣布之前就表示,他擔心征稅會損害到美國本土的企業。“我會繼續關注其他國家對此的反應。美國的確制造部分鋼鐵和鋁,但我們更多地是通過購買獲得這些產品。比如鋁板,美國制造大量的船舶就需要用到它,而美國本國是不能解決的。”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家Christine McDaniel同樣認為,“鋼鐵和鋁的進口關稅會使得這些產品的價格上漲,進而提高了美國制造商的生產成本。在美國,更多的人是依賴于生產制造,而不是依賴美國鋼鐵業。從經濟角度來說,這毫無意義。”
實際上,在2002年,也就是美國上一次提高美國鋼鐵進口關稅時,需要用到鋼鐵的終端生產商就用減少20萬個工作崗位來平衡原料上漲帶來的損失。
據外媒報道,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商之一美國鋁業公司就抗議了特朗普的最新決定。美國鋁業公司認為,“我們相信例如加拿大這樣的重要貿易伙伴應該免除任何關稅,鋁行業有一個完整的供應鏈,任何行動都不應該懲罰那些遵守規則的伙伴。”當然,美國的鋼鐵企業已經準備狂歡。特朗普在發言中明確表現出此舉意在保護本國相應的生產商。“你們將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得到保護,你們必須重新發展你們的產業,這是我的全部要求。”
進口鋼鐵價格上漲的另一個大輸家將是美國大型設備制造商和美國消費者。迪爾公司(DE)和卡特彼勒公司(CAT)的股價大幅下挫。普通美國人可能會通過意想不到的方式發現自己陷入了困境:在特朗普發表聲明后,一家啤酒行業游說團體呼吁用所謂的“鋁紙罐”(Cansheet Aluminum)來生產啤酒罐,以免除任何新的關稅。
5、對中國鋼鐵業影響甚微
自美國決定展開“232”調查,外界即認為意在針對鋼鐵、鋁第一生產大國中國。在美國商務部公開的針對鋼鐵產品的調查報告中,中國被提到202次,而位列其進口鋼材排名第一位的加拿大反而只提到24次。不過,美國此舉對中國這兩個產業并不能造成殺傷力。“對于美國征收關稅對中國企業的影響來說,就是目前出口美國的118萬噸的鋼材產品可能會進一步減少。”王國清表示。
王國清表示,“關稅的征收會增加鋼材出口成本,中國企業大概率會采取提升出口價格的方式應對。這會導致價格優勢明顯減弱,出口會有一定程度受阻。”
118萬噸鋼材對中國鋼鐵出口總量來說不到2%。據監測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出口美國鋼材產品540萬噸,占當年中國鋼材出口總量的12.56%;而經過數年的貿易調查,中國鋼鐵行業從鋼材產品到鋼鐵制品均受到美國不同程度的制裁,中國對美出口鋼鐵產品大幅減少。到2017年,中國出口美國鋼材產品118萬噸,僅占中國鋼材出口總量的1.57%。且在中國鋼材出口排名國家中,美國也由2006年的第2位降至2017年的第18位。
實際上,不僅對中國來說這118萬噸鋼材占比較小,對美國而言,中國也不是其鋼鐵進口的倚重國。
鋼鐵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美國進口中國鋼鐵產品78.4萬噸,僅占美國進口總量的2.2%;中國在美國鋼鐵進口排名中更是位列第11位。
6、特朗普為何再度祭出貿易保護的大旗?
特朗普在國會通過了歷史性的稅改法案,基建投資計劃也將逐漸落地,按理說特朗普團隊的內外政績略有起色,應該消停下來。我們可以把貿易戰、美國啟動對朝鮮新一輪制裁等動作歸因于特朗普好斗、愛折騰的性格,但這不是事實的全部真相,特朗普內外突擊、貿易戰升溫,至少還有以下若干原因。
首先,特朗普執政首年民意支持率創歷史新低。根據蓋洛普調查顯示,2017年特朗普平均支持率僅為39%,而此前執政首年民調支持率最低的克林頓,其第一年平均支持率也有49%,足足比特朗普高出10個百分點。美聯社及全國公共事務意見研究中心2017年12月民調表明,2/3的受訪美國民眾認為,特朗普擔任總統讓美國變得更分歧,特朗普招致諸多負面評價,性格因素大于政策因素,多數選民認為特朗普腦袋不夠冷靜、不夠誠實,甚至不適合擔任總統。
其次,在今年的國會中期選舉中,共和黨的前景堪憂。今年11月,美國國會將迎來中期選舉,參議院1/3席位和眾議院全部議席都將更換,其結果將改變府院權力平衡。從歷史慣例看,鑒于特朗普在執政第一年的糟糕表現,民主黨將可能實現大逆轉,打破共和黨掌控參眾兩院的局面,國會中期選舉也將打響2020年的總統大選的發令槍。
再次,美國對外貿易逆差再創高位。2017年,美國貨物貿易逆差7961.5億美元,創近十年來新高,接近歷史峰值2006年的8279.7億美元,其中對華貿易逆差高達3752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美國一直引以為豪的服務貿易順差,卻出現了罕見的連續三年下滑,2017年順差額已降至2439.9億美元。2017年美國貿易逆差問題的加劇,還是在美元指數持續不斷的貶值趨勢下出現的(見下圖),這種趨勢顯然是特朗普政府所無法容忍的。
圖片
最后,輿論認為美國經濟增長強勁不完全是特朗普的功勞。不可否認,當前美國經濟增長強勁,失業率屢創新低,但許多經濟學家和專業人士都認為,這不是特朗普團隊的功勞,相反特朗普正在享受奧巴馬政府開啟經濟增長周期的紅利。對于特朗普進行的稅改,一些經濟學家也頗有微詞:在美國經濟處于景氣周期背景下,減稅政策的必要性并不大,相反還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長期的財政失衡和通脹的壓力。
7、是否會引發全球貿易戰?
高盛認為,白宮在貿易領域的立場,已經開始轉為強硬,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貿易限制。
高盛在最新的報告中提到,針對鋼鐵和鋁的進口關稅“非常有可能”,而一旦成行,這會是特朗普政府目前公布的最大的貿易限制措施。此前美國政府對進口太陽能電池板和大型洗衣機也征收了高額關稅。
“宣布鋼鐵關稅的可能,會令白宮推進其他貿易限制的政治壓力放緩。這同時也意味著,其他未決項的貿易限制的可能在上升。”高盛提到,目前美國政府還有兩個最緊要的貿易決定,一是正在進行的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另一個則是針對中國知識產權的301調查。
對此,高盛認為,NAFTA方面美國最終有可能會退出該貿易協定,但短期內還不會有動作;但中國企業對美的投資限制有可能會成行,甚至還會有進一步的貿易限制。
來源:網絡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