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在原材料工業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為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等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于近日聯合有關部門印發《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我國是全球工業和制造業大國。礦產資源是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的源頭,是基礎原材料,我國使用的90%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材料和70%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料都是來自于礦產資源。2023年礦產資源直接支撐了下游39.9萬億的工業制造業和8.6萬億的建筑業,二者約占我國GDP的38.5%。因此,礦產資源行業對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應充分發揮標準的規范引領作用,推動礦產資源行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推進礦產資源行業標準體系優化升級,完善礦產資源標準體系布局。根據《行動方案》提出的“分行業開展原材料工業標準體系評估,推進現有標準體系優化升級”工作任務,穩步推動礦產資源行業標準體系優化工作。借鑒其他行業國家標準體系優化工作經驗,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需要,“廢止一批、整合一批、修訂一批、制定一批”,在優化存量的基礎上,新增智慧礦山、綠色低碳等符合最新產業政策要求、行業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趨勢的標準,完善國際領先標準體系布局。
二是加快智慧礦山標準化建設,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根據《行動方案》提出的“加快數字化轉型標準研制”要求,重點推進“智慧礦山”等關鍵技術標準制修訂工作。智慧礦山是遵循系統工程理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應對未知變化,統籌優化各種資源,在符合礦山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要求的前提下,實現礦山資源利用效率與經濟社會效益自主動態平衡的先進礦山發展模式。由于礦山生產流程長、子系統多,不同開發者建立的信息系統往往互不兼容,極大阻礙了信息的有效融合。要建立健全礦山生產全生命周期智慧化建設規范標準,解決“數字鴻溝”“信息孤島”等關鍵共性問題,實現礦山數據融通共享,助力礦山單系統智能向全流程協同智能轉型升級,以標準化推動智慧化進步。
三是深化礦產資源行業綠色低碳標準研制,構筑產業發展新格局。根據《行動方案》提出的“推進綠色低碳標準建設”要求,健全完善礦產資源行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礦山生產流程是一個非常龐大復雜的系統,包括勘采選冶等諸多環節,每一個環節都伴隨著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溫室氣體的排放,綠色發展是礦產資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控制碳排放已成為全球大型礦業公司發展的重要方向。應充分發揮標準對推進礦產資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工作的引領作用,構建采礦、選礦、加工、運輸、生態修復等礦產資源全產業鏈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加快建立尾礦、廢石碳吸收的核算標準,完善礦產資源開發全生命周期碳吸收核算方法體系,量化我國尾礦碳匯量。及時建立我國礦業綠色低碳標準,對于制定全球礦產貿易的碳規則至關重要,也是爭奪礦產資源國際話語權的重點。建立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礦產資源碳足跡跟蹤標準和碳標簽管理機制,特別是鐵、銅、鎳、鈷、鋰等對外依存度較大的礦產碳足跡評估標準,明確進口礦石的價值鏈排放責任歸屬,將對國際碳責任分配產生巨大影響。
四是加大標準宣貫力度,提高標準實施效果。礦產資源行業應以用戶需求為牽引,結合政策規劃和重點標準,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標準宣傳推廣活動,持續暢通反饋渠道,加強標準貫標推廣和實施應用效果的跟進評估。運用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手段,促進標準實施。注重通過標準實施追溯標準制定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優化標準制定工作。通過標準與政策的有機協同,引導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落實相關標準要求,提升管理和工藝水平。積極探索標準應用的優秀案例和典型場景,培育標準化工作領跑企業。
當前,我國礦產資源行業正處在高質量發展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挑戰與機遇并存,轉型與發展并行,“智能+綠色”是大勢所趨。下一步,礦產資源行業將持續努力,在《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指引下,貫徹落實《行動方案》中標準提升工作要求,進一步發揮標準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全面推動礦產資源行業高效、智能、綠色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早日實現。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