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12月1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有關情況,以及推動原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舉措、成效。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黃瑜介紹,原材料工業標準化工作涵蓋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稀土、黃金等7個領域,“十四五”以來發布了原材料領域國家標準1500余項、行業標準1800余項、重點團體標準1100余項,標準研制水平和國際化程度持續提升,引領產業發展作用不斷增強。
一是強制性國家標準底線日益夯實。按照“應強盡強、能強則強”,將電梯用鋼絲繩、熱軋帶肋鋼筋等推薦性國家標準轉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化學品分類和標簽規范、轎車輪胎、載重汽車輪胎、通用硅酸鹽水泥等強制性國家標準,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二是關鍵領域標準供給能力不斷提升。圍繞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發布鋰離子電池材料、民機鋁材等548項新材料行業標準;圍繞智能工廠、工業互聯網等,發布鋼鐵行業智能工廠評價等15項數字化轉型行業標準;圍繞碳排放碳核算、綠色產品、資源綜合利用等,發布水泥、電解鋁等產品碳足跡,綠色建材產品評價,稀土靶材回收料等496項綠色低碳行業標準。
三是標準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不斷推動優勢產品、優勢技術轉化為國際標準,已主導發布142項,立項212項,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國際標準轉化率超過90%。
黃瑜指出,近年來,我們在推動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的同時,積極將行業經驗、技術轉化為標準,固化工作成效、引領高質量發展。
比如,過去化工園區建設標準側重于選址、規劃、管理等基本要求,缺少引導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型指標。在充分調研我國園區現狀水平、凝練優質園區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編制發布《化工園區智慧化評價導則》《化工園區競爭力評價導則》行業標準,明確了開展化工園區競爭力、智慧化水平評價的流程、評價體系和方法,引導園區在產業經濟、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智慧化轉型等方面對標先進改造提升,為提升競爭力和發展水平提供指引。
再如,在7050板材等民機鋁材研發過程中,中國商飛作為用戶單位深度參與,推動標準研制與材料攻關一體化推進,指導材料企業按照適航要求,對連續多批次材料開展性能數據積累及統計分析,同步研制相關產品標準,為推動材料技術應用奠定基礎。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