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速推進,數字經濟對經濟發展、國家治理、社會管理、人民生活產生重大影響,成為重要的要素資源。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物品編碼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礎,從一維碼到二維碼不斷變遷,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貫穿國民消費習慣升級、企業數字化管理與采購、智慧物流等數字化全過程,其創新應用及發展正不斷夯實數字經濟的底層基石。
統一編碼暢通數字經濟“動脈”
“數字經濟發展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也為物品編碼工作帶來了新挑戰,提出了新要求。”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物品編碼創新應用正不斷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統一的物品編碼應用可貫通物資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大唐集團所屬中國水利電力物資集團有限公司倉儲事業部副總經理任杰介紹,“目前大唐集團正在推動以電力企業物資編碼為主體的數據資源標準體系建設,在辦公用品、標準工業品、快消品、工業設備等生產資料的采購管理中逐步推進應用統一的GS1編碼,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和溝通成本。”
統一編碼在推進企業商品數據網絡改造升級中提供了堅實的數字化基礎,據了解,我國基于全球統一的GS1編碼而建立的商品數據庫已有超過2億條商品信息,與全球30多個數據庫互聯互通,可實現“源頭賦碼、全程使用”,促進商貿高效流通,暢通數字經濟“動脈”。
從條碼到二維碼的變革
自全球統一的物品編碼技術引入我國以來,一直與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正相關”。物品編碼技術從一維碼向二維碼不斷變遷,持續為國民經濟提供源源不竭的源動力。
二維碼作為一維條碼的延伸與拓展,是目前應用廣泛的數字識別技術,對提高供應鏈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先后制定了《漢信碼》和《商品二維碼》國家標準,《漢信碼》更是上升為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成為由中國提出并主導制定的第一個二維碼碼制國際標準,徹底解決了我國二維碼技術“卡脖子”的難題。二維碼在我國零售、醫療健康、食品追溯等行業領域不斷創新應用,促進了各行業在數字經濟新時代的轉型發展。
2020年底,國際物品編碼組織發起了全球二維碼遷移計劃,引領全球各行業領域由一維條碼向二維碼過渡,到2027年零售行業POS端率先實現掃描、解析和存儲符合GS1標準體系的二維碼,消費者通過掃描商品上的二維碼能夠快速、準確、全面地了解商品信息。我國浙江省一馬當先,推進“浙食鏈”成為全球二維碼遷移計劃首個應用推廣項目,成為食品追溯領域數字化改革重大標志性成果。
非零售領域創新應用向深向實
GS1編碼除了在商品零售、物流、電商等領域被廣泛應用外,目前在政府采購、企業生活資料和工業設備采購管理、工業化建造等領域應用也逐步完善。尤其是在工業化建造領域,我國正推動相關國際標準的制定,填補了在該領域應用的空白。
2021年,由我國提出的《工業化建造AIDC技術應用標準》國際標準提案在國際自動識別與數據采集技術分技術委員會正式獲批立項。項目負責人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技術研究部副主任王毅介紹,該標準是全球在工業化建造與自動識別技術應用結合設立的首個國際標準。
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資深經理曾濤一同擔任該項目負責人,他表示,在數字經濟大背景下,傳統建筑業面臨著數字化轉型、提升效率、提高生產力、綠色低碳和降低供應鏈成本等諸多挑戰。《工業化建造AIDC技術應用標準》立足我國技術創新和行業實踐創新,能夠有效推動建筑行業數字化和供應鏈協同進程,減少建造全過程物資和工時損耗,促進建筑行業綠色低碳環保和轉型升級,推動全球建筑業數字化轉型、提升“中國建造”國際競爭力。
推行統一的物品編碼應用迫在眉睫
盡管物品編碼應用正被廣泛使用,但國內某些領域并未形成統一的應用體系,生產、流通環節不同標準的條碼應用正在制約著行業的發展。
中關村電子信息產品指數運營中心副總經理閆晉文認為,商品條碼作為商品身份證,能夠對產品生產、出廠、物流、追溯等各個環節進行高效、實時的物品編碼標準管理。“GS1編碼的最大優勢就是統一,即國內國外市場商品描述統一、供應鏈各環節標識統一,而‘統一’這一特點帶來的是采購成本指數級下降,這就是為什么GS1編碼方案是采購商品數字化最優解的根本原因。”閆晉文說。
由此可見,深入推廣全球通用的GS1編碼標準,規范產品數字化標識,能夠保障商品數據應用的準確性、時效性和一致性,建設起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降低物流成本,對推動國內數字經濟發展將起到重要積極作用。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