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講,怎么做好標準化?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它的概念。如果繼續追問,怎么做好標準化?
那就是找到它的本質,甚至超越它的概念。就像思想家E.F.舒馬赫說的那樣,如果想做好一個人,必須超越人。
維度一:透視概念
“標準是通過標準化活動,按照規定的程序經協商一致制定,為各種活動或其結果提供規則、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文件。”
“標準化是為了在既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促進共同效益,對現實問題或潛在問題確立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條款以及編制、發布和應用文件的活動。”
這兩個概念,如果只保留“主謂賓”,標準的概念就是“標準是文件”。標準化的概念就是“標準化是活動”。因此,得出兩個結論,一是標準是標準化活動的呈現方式,比如研發成果通過標準固化下來,或者把標準作為科研的最終成果呈現出來,可以是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也可以是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等;二是標準的形式受限于文本結構(按照ISO的標準形式),呈現的方式相對固定,而標準化的形式只要遵循目標導向,突出本質特征,就可以靈活變通,仍然是標準化。麥當勞的標準一直廣為業界稱贊,但是他們的標準呈現出來的并不是ISO要求的標準文本,而是流程。還有華為的標準化管理,靠的是《華為基本法》。任正非在談到“基本法”時說,“基本法”讓華為從傳統的部門化管理模式轉化到職業化的流程管理模式。
維度二:透視價值
標準化活動要始終圍繞目標,不走樣,必須把握概念的本質特征。
(一)整體最優。整體最優是標準化活動的大局觀,是以科學統籌為基礎邏輯。它既不會照搬最高標準,因為會造成只有個別人達標,損害了參與主體的共同利益。同時,也不會采用最低標準,因為沒有體現標準的底線作用和先進性,違背了標準的初衷,不具備復制推廣的價值和意義,同樣損害了共同效益。因此,要堅持協商一致,突出整體最優的本質。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有一個工作,最有經驗的員工需要6天,其他員工有的需要8天,有的10天,甚至有12天的。為了提高公司的整體工作效率,在任務不變的情況下,要統一完成時限,這個時候既不能選擇6天,因為大部分人不能完成,也不能選擇12天,因為沒有任何意義。因此,標準可能是8天,也或者是9天,從整體上計算,綜合效益達到最優。
(二)可復制可推廣。“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是標準化工作的顯著特性和顯性目標。標準從誕生那一刻起,就帶著復制推廣的基因。因此,它必然兼顧整體最優,堅持簡單、統一、優化和協調的原則,同時,要求企業在開展標準化活動的時候,要以始為終,秉持“初心”,立足可復制可推廣的本質要求。如徐州海倫哲專有車輛有限公司有一次把銷售的前三名叫到一起,詳細的詢問他們在跟客戶溝通的時候,怎么開場,怎么深入,以及怎么達成交易。然后把還些經驗進行梳理固化,最后給公司所有的銷售人員進行培訓推廣,公司業績因此大幅增加,兩個月后,順利上市。
(三)科學技術和經驗總結。在應用實踐中,如果標準化活動沒有效果,或者沒有達到預期,通常情況下,存在兩種可能,一是活動組織存在問題,二是標準質量存在問題。活動組織暫且不論,標準的質量主要有哪些內容決定呢?首先,崗位最優。標準代表的是在一定范圍內最好的工作經驗。其中,取樣范圍越廣,標準的質量就越高。其次,標準代表的是最先進的科學生產技術。這就要求標準化活動的主體單位,要盡可能的關注行業前沿科技,在標準編制當中,大膽使用科研成果,認真調研,詳細論證,始終保持標準的先進性。最后,標準的合理性。標準要遵循整體最優原則,參數設置要科學合理,跟現實條件協調一致。如2007年1月9日,蘋果公司時任CEO史蒂夫·喬布斯在舊金山舉行的Macworld大會上發布了iPhone智能手機。自此,以傳統手機著稱的企業,包括諾基亞在內,即使質量標準很完美,都難以遏制的走向衰敗。其中的關鍵,就是標準本身要代表先進的科學經驗。
(四)動態管理優化。世界歷史經歷了四次工業革命,分別是蒸汽技術革命;電力技術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以及當前正在經歷的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技術、虛擬現實、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等為技術突破口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歷次工業革命,都對標準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影響,尤其是第三次工業革命以后,產品標準迭代的周期越來越短。IBM的工程師曾直言說,現在的信息技術產品,最短周期甚至只有6個月。因此,企業要始終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標準必須采用動態管理的基本方法,即Plan(構建)、Do(運行)、Check(評價) 和 Act(優化)。
1991年9月,華為總工程師鄭寶用帶隊研發HJD48,獲得巨大成功,次年銷售額超億元。1993年初,JK1000宣告開發成功,隨后,華為2000門的大型數字程控交換機C&C08研發成功。9月份,萬門機型研發成功。1996年又推出容量10萬門的C&C08B型機。華為始終以一種與時俱進的姿態,不斷的革故鼎新,繼往開來,成就了今天的巨人華為。
反觀華為的對手,巨龍集團從1991年開始,滿足于04機的巨大成功,止步不前,漸漸的被時代拋下。還有當時的大唐,借助TD-SCDMA機,甚至在電信聯盟提出的3G標準體系中,占據了其中一個席位,遺憾的是,像巨龍一樣,大唐同樣沒有用動態的思路來保持自己的優勢,最后只能淡出市場。
維度三:透視實踐
(一)重復事項。企業當中大概有60%的工作是重復工作,即使一個完全創新性企業,也不少于一半的工作是重復的。標準化工作的首要對象就是重復性工作,所有重復性工作都有標準化重構的意義和價值。比如招聘、晉升、培訓、會議、考核等等。
(二)迫切需要。企業內頻繁出錯的地方也是標準化工作的重要對象。比如采購成本過高、審批流程不合理或者原料浪費等等,都可以通過標準化重構業務流程,規避問題,減少錯誤行為,使企業保持穩定輸出。
(三)經濟最優。標準化工作的對象同樣要考慮經濟價值,如果涉及大量設備迭代,人員優化,導致成本高昂,同樣不適合作為標準化工作的首要對象。可以先統籌工作全局,找到經濟效益相對較好的地方,先行試點,然后以點帶面,逐步擴大。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