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有色金屬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原材料產業,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撐。“十三五”期間,我國有色金屬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布局更加合理,技術水平明顯提高,境外資產開發與國際合作穩步提升,擴大應用取得了實際成效。在標準國際化方面,采用國際標準、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研制和推進重要中國標準外文版翻譯計劃三個方面齊頭并進,共同推動我國有色標準國際化進程。
采用國際標準
目前,我國有色金屬和稀土領域對口的國際標準化組織技術委員會共計9個,分別是:ISO/TC 18鋅及鋅合金、ISO/TC 26銅及銅合金、ISO/TC 79輕金屬及其合金、ISO/TC 119粉末冶金、ISO/TC 155鎳及鎳合金、ISO/TC 183銅鉛鋅鎳礦石及精礦、ISO/TC 226原鋁生產用原材料、ISO/TC 298稀土和ISO/TC 333鋰。截至2021年5月,這九個TC發布的現行有效的國際標準共有378項,其中有245項國際標準已完成轉化或正在轉化之中,其余133項未被轉化。
在已完成轉化或正在轉化的245項國際標準中,其中的146項為修改采用(MOD)、99項為等同采用(IDT)。
在133項未被轉化的項目中,未被轉化的原因各異:有71項是因為我國標準技術水平高于國際標準;有3項是因為我國沒有對應的產品或產業需求;有46項是因為國際標準與我國國情不符,如地理條件、環境因素或國內試驗條件不適宜等;還有13項是因為其他原因,比如該標準是由我國牽頭制定的不需要轉化、或是國內標準非等效采用了該國際標準(NEQ)。
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研制
我國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主要通過“承擔國際秘書處(委員會經理)、擔任TC或SC主要職務(主席或副主席)、擔任WG召集人(Convener)、擔任項目負責人(Project Leader)、注冊工作組或項目專家、擔任國內對口專家”等六個維度開展,10多年來,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截至2020年底,由我國提出并參與制定的已發布國際標準共計16項。目前,有色金屬與稀土領域我國承擔并運行著5個國際秘書處。
另外,我國還承擔著十余個工作組召集人職務,以及承擔在研的 20 余個項目負責人和注冊60多位國際標準專家,在相關國際標準研制過程中主動作為,培養了一支高水平的國際標準化人才隊伍。
推進重要中國標準外文版翻譯計劃
2008年,有色標委會在全國首次提出并由國家標準委發布了16項有色金屬國家標準英文版。首批國家標準英文版以鋁工業產品為主(如重熔用鋁錠、鋁合金建筑型材),體現了鋁工業在有色金屬工業版圖中的重要地位。“十三五”期間,有色金屬與稀土領域持續在國家標準英文版領域發力。在開展國家標準英文版翻譯工作的同時,首批9項行業標準英文版也于2019年正式發布。
截至目前,有色金屬與稀土領域已經發布40項國家標準英文版、9項行業標準英文版,還有50余項國家標準英文版和10余項行業標準英文版在研。未來,還會根據國際貿易需求和產業發展需要,研制其他相應語種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