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世界需要標準協同發展,標準促進世界互聯互通。”
——習近平
標準作為世界“通用語言”,是國際貿易的通行證。習近平總書記對標準化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強調要用標準來推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在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總書記強調要推動政策、規則、標準的“軟聯通”。
世界各國積極利用標準化合作與交流開展國際間的產能合作、技術交流、經貿往來。國際標準化合作協議立足于發揮標準對貿易的技術支撐作用,把標準與貿易發展緊密結合,推動互認標準成為雙邊貿易中共同遵守的技術依據,消除技術性貿易壁壘,便利雙邊貿易。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簡稱標準委)自2001年成立以來,積極推動與各國、區域標準化機構和國際組織開展標準化雙多邊合作與交流,簽署標準化雙多邊合作協議。截至目前,標準委已與55個國家、區域標準化機構和國際組織簽署了98份標準化雙多邊合作協議。
截至目前,標準委已簽署的標準化雙多邊合作協議涵蓋世界五大洲,包括與23個歐洲國家、區域標準機構簽署的48份合作協議;19個亞洲國家、區域標準機構簽署的25份合作協議;6個美洲國家標準化機構簽署的17份合作協議;2個大洋洲國家標準化機構簽署了3份合作協議;3個非洲國家、區域標準機構簽署了3份合作協議。此外,還與2個國際、區域組織簽署了2份合作協議。
我國高度重視標準化國際合作,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見證標準化雙多邊合作協議的簽署。截至目前,共計13份合作協議在國家領導人見證下簽署,包括在習近平總書記見證下,與法國、尼泊爾等4個國家簽署的6份標準化合作協議。
中日韓三國領導人于2010年發布《中日韓標準化合作聯合聲明》,推動東北亞標準化合作。中日韓三國國家標準化機構和標準化協會定期召開東北亞標準化合作會議,作為三國標準化合作固定機制。2011年以來,在中德經濟聯委會、中法經貿混委會、中英經貿聯委會框架下,標準委先后與德國、法國、英國簽署合作協議設立中德、中法、中英標準化合作委員會,正式建立了標準化雙邊合作機制,推進各領域務實、高效開展標準化合作。
積極推動中外標準體系兼容,持續提升標準一致性程度是標準化國際合作中的重要內容。為此,標準委在對外商簽標準化雙多邊合作協議時,積極推進與其他國家加強標準互認對接。截至目前,標準委與38個國家簽署的45份合作協議中包含了標準互認對接內容。如中英、中法確認互認標準清單,中國與蒙古國簽署標準化合作協議,其中涵蓋23項雙編號形式采用的中國標準等。
標準對“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技術支撐作用,標準委不斷拓展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標準領域的合作,以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目前,標準委已與哈薩克斯坦、蒙古、新加坡、塔吉克斯坦、亞美尼亞等36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簽署了44份合作協議,以標準化促進政策通、設施通、貿易通。特別是在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標準委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塞爾維亞、馬來西亞等12個國家的有關標準化機構,共同簽署了《關于加強標準合作,助推“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倡議》,開啟了共建國家之間標準合作的新篇章。
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標準化工作國際參與度不斷提升,國際化工作能力水平穩步提高。“十四五”時期,標準委還將與更多國家簽署標準化合作協議,國際合作“朋友圈”持續擴大。
大道致遠,海納百川。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標準化合作共贏的大路必將越走越寬。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