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歷來重視金融工作。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就高度重視金融問題,把貨幣政策作為“對敵戰爭的重要武器”,把“發展工業、商業和金融業”作為“我黨的重要任務”。鄧小平同志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金融工作。習近平指出,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的基礎性制度。“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闡述經濟與金融的關系,習總書記言簡意賅。他進一步以生命體為喻: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習總書記在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強調,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正是黨中央牢牢把握金融事業發展和前進的方向,指引我國金融事業實現了一次又一次跨越發展。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多變,我國金融業發展既面臨著巨大機遇,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滿足新時代金融發展需要,要求加快推進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標準作為金融治理的重要手段,是聯通國際經貿活動、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的戰略性資源。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這為我國構建高質量開放型金融標準化格局指明了方向。
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金標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經濟金融工作的決策部署,以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等重要理論為指導,深入研究金融發展現狀,分析現有規范不足,組織我國專家牽頭制定了金融國際標準ISO 21586:2020《金融服務參考數據 銀行產品服務描述規范》,實現了我國金融國際標準零的突破。
銀行產品的描述體現了量變到質變的規律
銀行產品在不到40年時間里,經歷了典型的量變到質變過程。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對個人來說,銀行能辦理的主要業務還是存款;在房改之前,個人不需要買房,一般也買不起車,故一般也不需要貸款;而匯款只能到郵局辦理。隨著我國引入信用卡業務,準貸記卡產品具有了存、貸、匯一體化功能。后來,銀行電子化、信息化和金融科技逐步興起,銀行產品功能越來越復雜,以至于銀行從業人員都難以掌握一個銀行產品的所有特性,甚至于就某一功能比較復雜的銀行產品詢問同一家銀行的不同工作人員,都可能會得到不同答案。這樣的情況既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也不利于金融監管,影響了銀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針對銀行產品說明描述不統一的問題,金標委及時組織農業銀行等單位制定相關標準,提升銀行產品服務信息披露的一致性和規范性,引導銀行使用消費者易懂的語言披露產品服務信息,助力構建更加開放、公平、公正和非歧視的金融投資與消費環境。2013年,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布了金融行業標準JR/T 0102—2013《銀行業產品說明書描述規范》。JR/T 0102—2013借鑒了藥品說明書改革的成功經驗,提出銀行產品需要描述的23個屬性,并分為“應有”“宜有”和“可有”三個種類,其中“應有”為必須說明的產品屬性,沒有相應屬性時必須寫“無”或“尚不明確”等字樣;“宜有”屬性在沒有或不適用時可以省略標題;“可有”則用于對銀行產品描述的擴充。同時,標準還對采用信息化方式表述銀行產品說明給出了要求。隨著標準出臺,原國家質檢總局同年將銀行產品說明納入了質檢公益項目。
該行業標準發布后,金標委持續推動標準完善,通過分析吸納與消費者信息披露相關的國際標準,不斷充實金融行業標準的內容,將銀行產品屬性拓展到37個。在此基礎上,原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于2015年底發布了金融國家標準GB/T 32319—2015《銀行業產品說明書描述規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均進行了相關報道。
在GB/T 32319—2015的編制過程中,研究團隊發現相關領域標準在國際上尚屬空白,而歐盟對金融產品的要求也是剛剛提出且分散在各類文件之中。在此背景下,金標委組織相關專家研討認為,可以探索將我國金融國家標準GB/T 32319—2015《銀行業產品說明書描述規范》上升為ISO國際標準。在金標委組織下,我國專家以GB/T 32319—2015為藍本編制國際標準提案,由國家標準委提出申請,在ISO成功立項,名稱為《金融服務的參考數據 銀行產品服務描述規范》。該標準經過多國專家廣泛研究討論并多輪磋商,在2020年9月正式發布,標準編號為ISO 21586:2020,這是由中國專家召集制定的首項金融國際標準,標志著我國金融領域標準化工作取得了重大的國際化突破。
銀行產品的要素體現了對立統一規律
在GB/T 32319-2015編制過程中,面臨兩方面問題:一是銀行產品的各個屬性在不同場合的重要性差異很大;二是銀行產品的很多要素從不同視角差異較大,甚至可以認為是截然相反的。因此,GB/T 32319-2015定位為從客戶視角看銀行產品。
在ISO 21586:2020的編制過程中,由于ISO 9000:2015改版后將服務從產品概念中分離出來,再繼續按照銀行產品描述規范進行編制就存在描述不完整的問題。按照ISO 9000:2015給出的概念,產品與服務是對立統一體,銀行向客戶提供的產出在同一時刻或者表現為產品,或者表現為服務,或者表現為兩者交織在一起的混合體。因此,金標委在ISO/TC 68/SC 8年會上提出了銀行產品或服務(Banking Products or Services,BPoS)的概念,得到與會人員一致認可。
隨著對ISO 21586在國際上討論的深入,有三個問題的解決也是矛盾律的實踐。一是BPoS與FinTech(金融科技)的關系。經過討論認為,FinTech首先是通過技術手段拓展了服務地域、服務渠道和服務時間,解決了用戶體驗的主要矛盾,如果具備BPoS的相關特征,其就是BPoS。因此,標準在引言中說明當前BPoS已經有未受監管的機構發行的情況。二是BPoS的便利性與風險是一對典型的矛盾,在不同情況下,甚至針對不同客戶,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均有所不同,這些應充分地予以披露,一方面便于監管部門有效監管,另一方面則為客戶提供充分的選擇,以構成一個產品服務豐富的市場。三是BPoS中涉及到收益、風險、費用等等,從BPoS發行者和BPoS客戶來看,矛盾的主要方面差異極大,正所謂是“此之蜜糖,彼之砒霜”,只有充分的披露才能提供開放、公正、公平和非歧視的市場環境。
國際標準的制定過程遵從了否定之否定的規律
ISO 21586:2020的研制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每個階段的標準文稿,從語言文字到技術性內容,都有不同國家提出意見,標準的質量呈現螺旋式提高。對于語言文字方面的意見,我國專家反復對文稿進行修改完善,逐漸由原來對GB/T 32319生硬的翻譯,轉變為外國專家可以接受的流暢表達;對于標準要與歐盟相關法律法規協調的意見,我國專家一方面學習ISO/IEC Directives Part II,了解標準與法律法規的關系,一方面對歐洲國家提出的相關法律法規中涉及到金融產品描述的內容進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增強標準與歐盟有關法律要求的協調性。
唯物辯證法是強大的思想武器和有效的方法論,在金融和科技快速融合發展的今天,以三大規律作為演進思考的基礎,結合但不拘泥本體論的形式化分析,可以更加有效地洞悉金融工作中面臨的諸多新情況和新問題,更好指導我們發揮標準在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提高金融監管和自律水平,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