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化標準體系,推動標準創新發展
1.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建立新能源汽車強制性和推薦性國家標準相協調的體系框架,加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標準子體系建設,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編制為契機,深入研究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通信等融合發展趨勢,不斷優化完善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
2.及時更新電動汽車標準化路線圖。根據產業發展現狀和實際需求,結合在研標準項目進展情況,適時修訂《中國電動汽車標準化工作路線圖》,保持時效性、科學性和準確性,持續發揮路線圖對標準體系的基礎支撐作用。
二、研究重點領域,滿足產業發展需求
1.電動汽車安全領域:完成電動汽車碰撞后安全、充電連接安全和動力電池管理系統功能安全等標準的征求意見;完成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安全標準的技術審查。開展《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宣貫實施。
2.電動汽車能耗領域:結合中國工況及乘用車第五階段燃料消耗量標準的研究成果,完成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和續駛里程、混合動力汽車能量消耗量試驗方法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技術條件等標準的征求意見,開展增程式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試驗方法標準的預研工作。
3.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領域:完成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定型試驗規程標準的技術審查,加強低溫起動性能、能量消耗量及續駛里程試驗方法等標準的試驗驗證,加快車載氫系統、加氫口、加氫槍、加氫通信協議等標準的制修訂,開展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碰撞后安全標準的預研工作。
4.充電設施及加氫系統領域:完成傳導式車載充電機、充電耦合系統電磁兼容等標準的技術審查,啟動無線充電系統及互操作性、車輛傳導放電要求等標準的制定?;趯Υ蠊β蕚鲗С潆娂夹g的研究,推進充電連接裝置通用要求、電動客車接觸式充電系統等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5.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領域:完成動力電池的材料回收要求、包裝運輸規范、拆卸要求、梯次利用要求等標準的報批工作,完成汽車用廢舊動力單體電池拆解技術規范的技術審查,加快推進放電規范和梯次利用產品標識等標準的制定,開展回收拆解指導手冊和可梯次利用設計指南等標準的預研和立項工作。
三、強化國際參與,提升國際影響力
1.深入參與全球技術法規制定。履行聯合國世界車輛協調論壇(WP29)框架下的電動汽車安全(EVS)、電動汽車與環境(EVE)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HFCV)等法規制定工作組副主席職責,繼續深入參與電動汽車安全第二階段、混合動力汽車功率測試方法等全球技術法規的研究與驗證工作,組織并承辦好第六次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工作組會議。
2.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系統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框架下電動汽車國際標準的制定和協調工作,積極組織召開國際標準注冊專家會議,組織研提國際標準提案,不斷加大我國在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無線充電機以及電動摩托車等相關國際標準的參與力度。
3.持續強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利用已經建立的中歐、中德、中法、中日等雙邊合作機制以及APEC、“一帶一路”等多邊交流平臺,繼續加強在電動汽車安全、能耗、關鍵部件及充電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開展相關技術研究和測試驗證工作,支撐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法規的協調推進。
2019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
一、落實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動態完善標準體系
1.貫徹落實《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加快基礎通用和行業急需標準制定,加強標準關鍵技術研究和試驗驗證工作,及時開展標準宣貫與實施,確保各類標準項目有序推進。
2.開展標準體系建設工作總結和績效評估,及時總結標準體系建設成果、經驗及問題,持續優化完善標準體系,適時調整標準項目優先級及工作安排,確保標準體系建設持續支撐產業發展。
3.切實貫徹《C-V2X標準合作框架協議》,按照“友好合作、專業分工、優勢互補、協同推進”原則,研究制定汽車通信應用層相關標準,配合做好道路基礎設施、智能交通管理平臺等相關標準制定,協同推進車聯網標準體系建設。
二、系統布局技術領域,加快重點標準制修訂
1.穩步推動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標準制定。完成乘用車和商用車自動緊急制動(AEB)、商用車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ESC)等標準制定,組織開展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術語及定義、盲區監測、車道保持輔助等標準的研制工作,積極推動全景影像監測、夜視系統、信號提示優先度等標準立項,全面推進全速自適應巡航、交通擁堵輔助控制及自動緊急轉向等自動控制系統標準的預研工作。
2.全面開展自動駕駛相關標準研制。完成駕駛自動化分級等基礎通用類標準的制定,組織開展特定條件下自動駕駛功能測試方法及要求等標準的立項,啟動自動駕駛數據記錄、駕駛員接管能力識別及駕駛任務接管等行業急需標準的預研,積極組織開展商用車輛列隊跟馳等重要標準的測試驗證,組織編制智能網聯汽車功能和性能評價指南等指導性文件。
3.有序推進汽車信息安全標準制定。完成汽車信息安全通用技術、車載網關、信息交互系統、電動汽車遠程管理與服務、電動汽車充電等基礎通用及行業急需標準的制定,研究提出汽車軟件升級、信息安全風險評估等應用類標準的立項,系統開展汽車整車及零部件信息安全測試評價體系研究,啟動車載硬件環境及操作系統相關標準體系規劃及預研。
4.協同開展汽車網聯相關標準制定。完成網聯車輛方法論標準制定工作,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無線通信應用層技術要求、信息交互系統技術要求等標準立項,啟動交叉路口碰撞預警等系統應用類標準的預研,完成智能網聯汽車通信需求、自動駕駛高精地圖標準化需求等研究項目,提出智能網聯汽車相關基礎設施與服務標準項目建議。
三、履行國際協調職責,加強標準交流與合作
1.深入參與聯合國智能網聯汽車國際法規協調。切實履行聯合國WP29框架下自動駕駛車輛工作組副主席職責,加強智能網聯汽車國際法規協調專家隊伍及支撐體系建設,積極推動聯合國自動駕駛法規相關框架文件制定及實施,主動承擔重點法規項目的組織、協調及研究任務,積極承辦相關法規制定工作會議。
2.繼續加大國際標準的參與廣度與深度。系統跟蹤國際標準化組織道路車輛委員會(ISO/TC22)動態,積極參與自動駕駛特別工作組(ADAG)項目規劃,深入參與預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重點標準制定;認真履行自動駕駛測試場景工作組(SC33/WG9)召集人職責,積極承擔測試場景通用要求等國際標準制定。
3.持續加強和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依托政府間多雙邊對話合作機制,鞏固與歐盟、德國、法國、日本等的交流與合作,逐步建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機制,支持全國汽標委及相關組織與國外對應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形成多方參與、多層協作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法規國際交流合作機制。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