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網訊 近日,金陵大地有兩條消息引人注目:一個是梅鋼搬遷,這個在南京駐扎了50年的巨型鋼鐵基地宣布將用10年時間,將鋼鐵冶煉產能逐步遷出南京。另一個是剛出爐的創新名城數字,2018年南京實施“兩落地一融合”工程,累計組建新型研發機構超過200家,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34萬人、增長60%,新增科創型企業近2.4萬家、增長17%,凈增高技術企業1282家、增長70%……
一退一進,一減一加之間,是城市決策者打造“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的堅定信念,跋涉軌跡。
今年1月5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三周年,南京市提出認真落實國家、省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的各項要求,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力爭2019年底前取得綠色生態帶、轉型發展帶、人文景觀帶和嚴管示范帶建設的階段性成果。
規劃引領: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立門檻提標準
長江南京段岸線總長275公里,干流岸線197公里,共有10處港區,泊位數208個。作為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鎮,南京市由市委主要領導擔任市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第一組長,提出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我發展和協同發展這“五個關系”,探索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工作,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以及專題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部署落實相關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實地考察長江南京段,提出年底前力爭取得長江南京段綠色生態帶、轉型發展帶、人文景觀帶、嚴管示范帶的階段性成果。
一系列規劃政策先后得以完善和實施,2017年南京市制定出臺《南京市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方案》,提出要著力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長三角自主創新先導區、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和長江經濟帶對內對外開放合作重要平臺,努力把南京建設成為生態更宜居、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實力更雄厚、人民更滿意的長江經濟帶先行示范城市。2018年又編制完成《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實施意見》。《南京市濱江生態環境保護要點》《南京市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方案》《長江岸線保護辦法》等文件和規章也相繼出臺,為生態環境畫紅線、設防線,為產業發展立門檻、提標準。
南京的轉型發展并不輕松,挑戰面前,南京市在長江經濟帶的建設中更顯得責任重大。“綠色高質量”是近年來全市發展的主題詞,圍繞長江經濟帶建設目標,南京市產業結構不斷轉型,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有序完善,江北新區成為長江經濟帶的創新支點。
綠色生態:藍天碧水凈土,環境整治的“南京樣本”
2019年1月1日上午10點,長江三橋的江豚觀測點,兩三只江豚不時將腦袋浮出水面嬉戲。南京江豚保護協會介紹,南京是全國唯一可以在市區看到江豚的城市,這群小精靈就像生態“活指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南京生態優先轉型發展的成果。
南京人在長江水道上的智慧,只為從點滴積累,讓長江水更清、天更藍。2016年開始,船老大們進入南京的長江水上服務區,終于可以關掉船用柴油發電機,取而代之的,他們到岸上一人高的“電匣子”上取電。南瑞集團配農電公司副總鞠達向記者展示了南瑞研發的船舶岸電成套裝置,點點手機,用微信或支付寶就可以付電費。
更大的戰役是自上而下推動的。生態環境整治,是一整套系統工程,為了水更清,南京市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斷面長制”及主要入江河流水質與市領導責任掛鉤等制度,制定斷面達標方案,著力提升斷面水質,目前7條省控入江支流已全部達到省高質量發展考核要求。35條河道水環境提升項目已完工,8個重要水體水質提升工程正在加快建設。
為了打好凈土持久戰,南京市印發實施《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市“土十條”),持續重點推進污染地塊治理修復工程;打贏藍天保衛戰,推進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程。為了打好藍天保衛戰,南京市出臺秋冬季環境空氣質量應急管控方案,落實停限產豁免舉措,對企業采取限產、停產等削峰降值措施,保障大氣環境質量。打好生態環保立體戰,南京市加快推進生態紅線清理整治三年行動,強力落實87項整治任務。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