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國吹響改革開放的號角,標準化工作迎來了春天。1978年4月成立了國家標準總局,加強了標準化工作的統一領導和管理。1978年8月,中國重新加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再次進入國際標準化大家庭。經過改革開放40年,我國的標準化工作砥礪前行,成績斐然。
沐浴改革春風 煥發盎然生機
1979年,國務院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管理條例》,這是標準化工作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的一個重要標志;中國第一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電壓電流等級和頻率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中國標準化協會代表團代表我國參加在日內瓦召開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第11屆全體大會。1982年5月,根據國務院部委機構改革實施方案,國家標準總局改為國家標準局,繼續履行統一管理全國標準化工作的職責。1982年,在ISO第12屆全體會議上,中國被選為ISO理事會成員國。1982年,國家標準局召開采用國際標準經驗交流和制定規劃座談會,這次會議后來被稱為第一次全國采標工作會議。
1984年1月,國家經濟委員會和國家標準局在北京召開全國采用國際標準工作會議,時任國家經委副主任朱镕基到會講話。同年,國家標準局發布了我國第一個《采用國際標準管理辦法》,國務院批轉國家經委《關于加快采用國際標準工作的報告》。
1985年,國家標準局、農牧漁業部聯合召開全國農業標準化工作會議,這是第一次全國性的農業標準化工作會議,標志著標準化從以工業為主的工作領域向農業領域拓展,農業標準化日益成為標準化的一個重要工作領域。
1986年,國家標準局召開全國采用國際標準工作會議,以消滅無標生產為目標的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工作在全國范圍內鋪開。
1988年4月,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決定將國家標準局、計量局、國家經委質量局合并成立國家技術監督局。12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標準化工作邁入了法制化軌道。
1990年10月15日,第54屆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年會在北京舉行,來自38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位標準化官員和專家出席了開幕式,中國在標準化領域取得的成就得到廣泛贊譽。
1999 年10月20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第22屆大會在京召開。這是我國第一次舉辦的標準化全球性會議,也是ISO首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行大會。同時,中國標準化的視角開始與國際對接,打開國門,讓中國更多感受到世界標準化發展的進程,帶動全國標準化工作走上新臺階。
應對“入世”挑戰 促進質量提升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0月11日,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務院要求,要通過加強國家標準委的工作,提高我國標準化工作的水平,更好地發揮標準化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技術基礎作用,促進我國質量整體水平的提高。同時,積極面對加入WTO所帶來的挑戰。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標準化工作進入到新的歷史階段。
2002年7月26日,全國采標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按照國務院要求,就進一步認識新形勢下推進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工作的重要性,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不斷轉變政府職能,努力做好新形勢下的采標工作取得共識。2002年10月22日,IEC第66屆年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世界各國的1800多名代表參加會議,共召開了500多場次會議。會議期間,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接見了參加會議的IEC重要官員及理事局全體成員。
2003年11月,全國農業標準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意見》,農業標準化成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6年10月,首屆“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頒獎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標準創新貢獻獎的設立,極大地調動了標準化工作者的積極性。截至目前,已開展了8屆標準創新貢獻獎的評選,共611個項目獲獎,其中包括我國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44項,國家標準401項,行業標準91項,地方標準30項,企業標準99項,還有14個組織和22名個人獲終身成就獎、突出貢獻獎和優秀青年獎。
2008年10月,中國成功當選ISO常任理事國。2011年10月,中國成功當選IEC常任理事國。2015年1月,張曉剛正式就任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主席,加上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副主席舒印彪,國際電信聯盟(ITU)秘書長趙厚麟,中國在三大國際組織均擔任重要職務。
深化工作改革 走進新的時代
2013年4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共同見證了中法標準化合作委員會的設立。2013年12月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英國首相卡梅倫共同見證簽署中英標準互認協議。
2015年3月11日,國務院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部署改革標準體系和標準化管理體制?!斗桨浮芬蟾倪M標準制定工作機制,強化標準的實施與監督,更好發揮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斗桨浮诽岢龈母锏目傮w目標是,建立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健全統一協調、運行高效、政府與市場共治的標準化管理體制,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協同推進的標準化工作格局,有效支撐統一市場體系建設,讓標準成為對質量的“硬約束”,推動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3年多來,強制性標準清理整合、推薦性標準復審修訂、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改革試點等重點任務穩步推進,初步建立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互為補充、銜接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5年7月2日,國務院標準化協調推進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國務委員王勇出席會議并講話,要求全面抓好《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落實,更好發揮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2015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對未來5年標準化工作做了詳細規劃。隨后,國務院陸續印發《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關于加強節能標準化工作的意見》《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等文件,全面推進各領域標準體系建設。
作為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的重大措施,原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決定成立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科學規劃我國標準化事業發展,加強重要技術標準的指導協調,提高標準化工作科學決策水平。2006年7月,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隆重召開。截至目前,標準化專家委員會共有84名委員,其中包括兩院院士27名,在標準化重大問題的決策和咨詢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6年9月,第39屆ISO大會在京召開,來自國際標準化組織的163個國家(地區)成員,歐洲、泛美、亞太等10多個區域標準化組織,以及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國際鐵路聯盟(UIC)等14個國際組織的近700名代表參加會議。
習近平主席在為第39屆ISO大會所致賀信中指出,標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標準化在便利經貿往來、支撐產業發展、促進科技進步、規范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中國將積極實施標準化戰略,以標準助力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標準助推創新發展,標準引領時代進步。國際標準是全球治理體系和經貿合作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要探索標準化在完善全球治理、促進可持續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為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作出貢獻。
李克強總理出席第39屆ISO大會并發表講話指出,要把標準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發揮標準的引領作用。要緊扣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要求,全面實施標準化戰略;要著眼提升制造業競爭力;要立足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要把標準化理念和方法融入政府治理之中,促進政府管理更加科學和市場監管更加規范有序,提高政府效能。
2017年11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標準化法》;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七十八號主席令,新《標準化法》正式頒布,并于2018年1月1日起實施。新《標準化法》對于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促進科學技術進步,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意義重大。
2018年,中國社會主義事業邁入新時代,開啟了以全面標準水平提升引領全面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201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職責劃入新成立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化事業發展迎來新的戰略機遇期。
2018年9月11日,李克強總理考察市場監管總局,強調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既要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弘揚工匠精神,又要發揮標準引領作用,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升級國家標準,鼓勵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向更高標準努力。(素材來源:中國質量報)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