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疫情趨向控制的同時,境外卻出現了一些擴散跡象。如果出現較為糟糕情況,勢必形成中國鋼材外部需求壓力,并引發中國決策層逆周期調節力度的加碼,固定資產投資的經濟增長穩定器效應將得到進一步增強。據此分析,2020年中國鋼材需求將因此呈現外弱內強、前低后高、建筑材好于生產材的趨勢格局。
一、疫情境外擴散產生中國鋼材總量需求新壓力
進入2月份以后,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向控制的同時,卻在境外出現一些擴散跡象,由此開啟國際市場“避險模式”,全球主要投資市場行情均出現不同程度跌落。據有關資料,近日一些國家陸續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確診數量增加。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截至今年2月24日,全球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的國家為29個,全球(除中國外)確認新冠肺炎患者達到2000多人。而2月27日百度疫情統計數據顯示,出現疫情的國家已經增至45個,確診患者達3581人,其中韓國、日本、意大利、伊朗等國疫情較為嚴重。據世衛組織最新統計,2月26日,中國境外新增新冠病例首次超出中國大陸地區。
如果今后疫情境外擴散超出預期,“戰疫”難以取得如同中國一樣的遏制成果,那么,全球經濟增長勢必繼“貿易戰”后,再次受到很大拖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吉耶娃此前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IMF將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今年1月份預測的3.3%下調至3.2%。這種情況下,中國鋼材外需環境當然承受較大壓力。
中國鋼材出口壓力,將主要表現在鋼材的間接出口方面,諸如船舶、集裝箱、汽車、家電等耗鋼較多的機電產品出口將遭遇沖擊。2019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額10.06萬億元,增長4.4%,占全部出口總值的58.4%。機電產品所帶動的中國鋼材間接出口數量,遠大于其鋼材的直接出口。機電出口因此受制,對于中國鋼材的總量消費壓力是不言而喻的。
至于中國鋼材的直接出口,則減弱的空間不是很大。這是因為:受到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影響,2019年中國鋼材出口已經有了很大幅度減少。據海關統計,2019年全國出口鋼材6429.3萬噸,同比下降7.3%,折算粗鋼僅占同期全國粗鋼生產總量的6.8%。所以,即便遭遇疫情沖擊,新一年內全國鋼材出口的減量空間也不是很大,其減少量對于中國鋼材供求總量平衡影響也不是很大。
從出口地區來看,2019年中國的前兩大貿易伙伴分別是歐盟和東盟,對其出口額比上年分別增長8%和14.1%;作為第四大貿易伙伴的日本,對其進出口額也增長0.4%。此外,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9.27萬億元,增長10.8%。而目前“新冠疫情”的“擴散點”恰恰主要是上述地區。因此,未來中國鋼材出口的壓力將更為沉重,這其中包括其直接出口與間接出口兩個方面。
二、外部需求形勢嚴峻激發國內需求的進一步擴張
在外部需求形勢較為嚴峻的局勢下,如何化解壓力,保障鋼材總量需求繼續增長,保障宏觀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這就要求決策部門強化逆周期調節,以更大力度擴大國內鋼材消費。因此,2020年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雙管齊下的刺激力度將會空前。又因為旅游、餐飲、、娛樂、零售等終端消費需求受到疫情很大掣肘,所以今年激活國內需求的任務將主要由固定資產投資,尤其是補短板、利民生的基礎設施投資擔綱。現今機構普遍預計,2020年內中國財政政策將會更加積極,預算赤字率有很大可能突破3%,甚至提高到3.5%;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額度可能會由2019年的2.15萬億元增加到3萬億元左右;人民銀行將繼續降準,也有可能全面降息。
為了更快擺脫疫情對于中國需求的抑制,一段時間以來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加速基建投資項目落地和施工,預計2020年全國基建投資增速有望明顯回升,比上年增長8%以上。
除了基建投資加碼之外,房地產投資也會成為今年經濟穩增長的重要助力。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預計之前實施的房地產抑制措施會有程度不同的松動,比如逐步取消限購、降低首付、優惠貸款利率、為特殊人群購房提供補貼等。
汽車也是鋼材消費的重要領域。近期各級政府陸續出臺汽車消費鼓勵政策。2019年1月,發改委、工信部等十部委聯合發文,推出六大舉措促進汽車消費。今年2月初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商務部前不久也表示,將研究出臺進一步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減輕疫情對汽車消費的影響,促進汽車消費。在其推動之下,預計疫情結束的二、三季度汽車需求有望顯著增長,從而帶動汽車領域的鋼材消費。
由此可見,今年中國鋼材的國內需求不會減弱,而且還會增強。整體需求呈現外弱內強、前低后高、建筑材好于生產材的趨勢格局。
來源:蘭格鋼鐵網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