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越來越有益于企業發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職業教育也比較重視,其中提到高職院校要擴招100萬人;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于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他認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既有利于緩解當前就業壓力,也是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這是解決就業問題很好的舉措。
此外,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會上通過了外商投資法,讓我們感到國家對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改革開放40年,是以開放促改革。如果更加全面開放,一定會促進更加全面的改革,特別是金融行業、汽車行業、電信行業。這些行業正是我們當前高質量發展中的一些關鍵領域。這些領域的進一步開放對促進高質量發展會有積極的意義。用開放促進改革,提高行業企業的競爭力,是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
未來10年是行業重組的一個重要階段
當前,鋼鐵行業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過剩產能,打擊“地條鋼 ”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下一步的任務是在鞏固成果的基礎上,以兼并重組為手段,深化區域布局協調發展。
目前行業的集中度低,造成行業過度、無序競爭,企業效益有所喪失,很多高質量發展項目都缺乏資金保障。目前鋼鐵需求相對穩定,未來會適度下降,需要提高行業集中度來有序應對鋼鐵需求下降,有序應對結構上的問題,這非常關鍵。
去產能工作主要是運用行政的手段,提高行業集中度最好的方式應該是運用市場的手段進行兼并重組。兼并重組會有序地削減產能,促進產銷相對平衡。
2016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推進鋼鐵產業兼并重組處置僵尸企業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5年,中國鋼鐵產業前十大企業產能集中度將達60%-70%,現在離完成這個目標任務差距還比較大,‘十三五’末達到60%的可能性還比較小,但是10年左右應該能完成。
一是兼并重組有時候需要一些條件,不能搞運動式。民企兼并重組將來有很多的可能性,現在多數的民營鋼鐵企業第一代創業者已經逐漸到了退休年齡,而“鋼二代”們有的不愿意接班,像這樣一類企業可能會被兼并。民營鋼鐵企業之間也會重組,這對區域的鋼鐵發展會起到積極的意義,民企與民企之間的重組將來會越來越多。
二是僵尸企業的兼并重組方案會逐步完善。地方政府對僵尸企業破產重組的認識也在提高,法院對企業破產重組也越來越重視,最高法院部署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成立了破產法庭。僵尸企業的出清要更多地用市場的手段和法制的手段。政府認識提高和法人的重視都為破產重組提供了一個好的條件。此外,國家對國企混改提出了目標和路線圖,這也是促進兼并重組的有利方面。未來10年是行業重組的一個重要階段,行業前10家企業集中度達到60%,最多10年,一定能完成。
兼并重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兼并重組最難解決的問題一是歷史遺留的一些問題,二是企業文化的融合問題。
僵尸企業存在很多法律糾紛,用其他的手段難以徹底解決這些糾紛,破產重組是最徹底最高效的手段。是對僵尸企業的兼并重組盡量用破產重組的手段,我國對僵尸企業用破產重組的方式比發達國家少。
二是重組要注重企業歷史文化。每個企業的歷史不一樣,例如北滿特鋼是一家有著60多年歷史的特殊鋼企業,北滿特鋼先后為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門重型火炮、第一輛重型坦克、第一艘核潛艇、第一架殲擊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等多個“國家第一”提供了關鍵性合金鋼材,填補了我國多項空白。北滿特鋼的員工有著很強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感,所以建龍集團在對北滿特鋼進行重整時,就提出一定要恢復北滿特鋼的歷史地位,因為這也是北滿特鋼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工廠,鋼鐵產能走出去,與國家宏觀政策分不開。未來中國鋼鐵企業除了要在國內做好以外,還要做好在國外發展的準備。現在建龍集團穩扎穩打,在規模上已經有一定的提高,今后要在智能制造、科技創新、互聯網和工業4.0在行業中的應用等方面下功夫,進行內涵式發展,提高運營質量,真正提高競爭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超低排放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因為超低排放的技術已經成熟,關鍵是投入要跟上。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