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狼牙套加粗震动入珠套h,被狼交的女人(h)

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歡迎您!

English服務熱線:010-59231580

搜索

我國鋼鐵流通行業中加工配送問題的研究

      摘要:大力開展鋼鐵加工配送業務,提升鋼鐵流通業態,已成為了我國鋼鐵流通行業的當務之急。本文分析了在我國鋼鐵流通中開展加工配送的必要性,介紹了當前存在的兩種主要的鋼鐵加工配送模式——歐美模式和日韓模式。進一步分析了我國當前存在的鋼鐵加工配送模式,給出了當前我國開展鋼鐵加工配送的建議,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士有所裨益。

      關鍵詞:鋼鐵流通、加工配送

      一、引言      
 
      鋼鐵經銷商處于鋼廠和下游的鋼鐵消費企業之間,是鋼鐵流通的“中轉站”也是整條鋼鐵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發揮著保證供應、降低交易費用、實現價值增值、獲得規模經濟效益等重要作用,具有貿易和服務業的雙重特點。

      從2008年6月開始,我國鋼材市場價格出現了較大的跌幅,鋼鐵經銷商僅依靠原有的經營模式,賺取價差來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已經變得相當困難。此外,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風暴的沖擊,我國鋼材的出口量也出現了明顯的回落,影響到了鋼鐵經銷商的效益。在新的經濟環境下,鋼鐵經銷商應當實現由鋼廠的銷售代理向客戶的采購代理的轉變:從下游客戶的需求出發,在恰當的時間,以恰當的方式,為客戶提供恰當數量和質量的恰當產品,與下游客戶建立起戰略伙伴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應對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2008年11月14日至16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三屆中國鋼鐵貿易商大會”上,筆者對當前我國鋼鐵流通行業中的加工配送狀況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80份,回收53份,其中有效問卷46份;調查結果顯示:有93.5%的企業能夠為客戶提供流通加工服務,但都是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加工,其中剪切的比例最高,為51.2%;其次是橫切(41.9%)、長度切割(39.5%)、縱切(25.6%)、拉平(18.6%)。然而,像等離子切割、拋光等技術含量較高的流通加工所占的比例還較低,還不能為下游客戶提供技術含量較高的深加工。這說明:在我國的鋼鐵流通行業中,大部分鋼鐵經銷商所采取的還是粗放型的經營模式,主要依靠“買進賣出”和信息不對稱來賺取買賣價差,而流通加工、配送等業務還有待于進一步發展。這就導致了整個流通行業中技術含量較低,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弱。因此,對于鋼鐵經銷商來說,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就要提升自身的技術含量,通過加工配送業務,增加產品的附加值,為自己贏得更加豐厚的利潤。

      二、開展鋼鐵加工配送是當前社會經濟環境的必然要求

      廣泛開展加工配送等服務性的業務,是流通與生產的合理分工,是社會分工的要求,也是經濟進步的表現。無論是從政府的宏觀政策,還是從下游客戶的需求的角度來分析,在我國鋼鐵流通行業中廣泛開展加工配送業務,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宏觀經濟政策支持鋼鐵加工配送業務的大力開展

      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09年經濟工作的五項任務,其中在第三項任務“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中,特別強調了要“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這對于我們在金屬流通行業中廣泛開展加工配送等服務性業務,是一個強有力的助推器。

      鋼鐵流通行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鋼材在形成最終工業產品或社會消費品的價值鏈中屬于原材料,因此鋼鐵經銷商所面臨的下游顧客大部分為生產型企業,如汽車制造企業、家電生產企業、建筑企業等,為這些企業提供鋼鐵材料的深加工,就屬于“生產性服務業”。

      對于鋼鐵經銷商來說,進行鋼鐵材料的深加工,一方面有利于增加自身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贏得更多的客戶;另一方面,也能夠得到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實現自身更大的發展。

      因此,我國的鋼鐵經銷商應當審時度勢,進一步發展鋼鐵加工配送業務,由貿易為主轉為服務為主,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二)下游客戶要求鋼鐵經銷商為其提供加工配送服務

      在與下游客戶的交易和合作中,鋼鐵經銷商可充分利用國際通行的鋼材深加工和第三方物流理念,建立鋼材加工配送中心把鋼材深加工為制造最終產品的零部件,向需方提供鋼材半成品,實現需方逐步向零庫存過渡。這種鋼材加工配送和第三方物流,通過鋼材剪切加工配送,使卷板產品直接進入終端用戶,既可為最終用戶方便用料、節約成本,也可以提高公司產品附加值,增加效益,給制造企業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能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率。

      對于鋼鐵經銷商的下游客戶來說,開展加工配送服務,也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提高了成材率、降低了采購成本,還可大大減少鋼材的庫存量。據業內人士對上海汽車行業加工配送服務的推行狀況和效果的調研表明,由加工配送中心按質按量按時發送,僅冷板流動資金占用一項就下降1億多元。同樣,為洗衣機行業進行鋼材加工配送,使用戶提高了鋼材的利用率。如原先洗衣機廠自行采購的冷板都是寬1250厘米的標準尺寸,而實際使用寬度為700厘米和800厘米,自行剪切的成材利用率僅為65%。由加工配送中心根據不同寬度套裁,成材利用率高達95%,提高了30個百分點。

      因此,鋼鐵經銷商從滿足下游客戶需求的角度出發,也應當大力開展加工配送業務,實現自己與下游客戶的“雙贏”。

      綜上所述,在鋼材市場價格連續下挫,貿易商普遍虧本經營的情況下,廣大鋼鐵經銷商應當順應市場的要求,大力發展鋼鐵加工配送,提升鋼鐵流通業態,改變原有的粗放型的經營模式,引導整個行業向著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方向發展。

      三、兩種主要的鋼鐵加工配送模式

      當前,全世界鋼鐵的生產主要有三大板塊,一是亞洲板塊,主要是中國、日本、韓國、印度,二是歐洲板塊,主要是俄羅斯、德國、烏克蘭、意大利等,三是美洲板塊,主要是美國、巴西等國。由于各國、各地區的發展歷程和基本情況不同,在對鋼鐵的流通加工中也呈現出了不同的模式:

      (一)日韓模式

      在日本和韓國,鋼鐵的銷售和流通是相互分離的,鋼廠負責生產,綜合或專業性的商社負責銷售。鋼廠直銷直供的只占其產量的3%,97%通過商社,其中通過綜合商社的占75%,其流程圖如下所示:

      日韓模式下的鋼鐵流通過程圖

      在這一流程中,那些大型的商社一般都建有自己的加工配送中心,能夠按照下游客戶的要求對鋼材進行一系列的深加工,再憑借其出色的物流能力將產品送達客戶手中。

      例如,日本的川鐵商社,最早是由9個為川崎制鐵服務的批發商聯手成立的。銷售的產品中,有80%是川崎制鐵的產品,20%為其它鋼廠的產品。它下設23個鋼鐵流通加工廠,經過深加工的鋼材占其經銷量的60%以上,川鐵商社周圍有400多家二級批發商和特約銷售商,聯系了10萬個用戶,輻射半徑為300公里。

      這種模式的產生,是由其具體國情所決定的:日本因其本土資源匱乏,從全世界進口礦產資源和其他工業原料,在本國生產、加工制造成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到全世界,所以日本的鋼鐵商社在鋼鐵流通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旦流通環節出現問題,將會導致整條供應鏈的斷裂,使得產銷脫節,給上游鋼廠和下游客戶帶來巨大的風險。

      (二)歐美模式

      歐美模式與日韓模式相反,鋼廠在鋼材流通加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德國鋼廠80%的產品直達用戶,20%交由中間商銷售,包括加工配送中心、傭金代理商、進出口商等。這是因為:歐美地區大企業較多,相對企業數量少,有著較大的批量,適合廠對廠的直銷。

      在這種模式下,鋼廠就成為了加工配送主體,大多都建有自己的加工配送中心。如利伯庫森鋼材加工中心,屬迪森鋼鐵聯合公司,年加工能力30萬噸,供應800家最終用戶。再比如,美鋼(USS)是美國最大的鋼廠,60%的產品直銷,主要供應汽車生產廠、建筑公司等,40%交由經銷商銷售,經銷商交易的40%中,25%進行加工配送業務。

      通過這種模式,鋼廠能夠與最終的客戶及時溝通,隨時了解市場需求狀況的變動,并對自身的生產計劃、產品種類等作出及時的調整,有利于增強鋼廠生產的柔性;然而,這種模式要求鋼廠在流通加工和配送的環節追加投資,這無疑會給鋼廠帶來一定的經營風險。需要鋼廠在經營中權衡收益和風險,作出恰當的決策。

      四、當前我國鋼鐵加工配送的現狀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的鋼材加工配送中心,主要由外商獨資或合資建設,特別是日本和韓國,如以浦項、新日鐵為代表的外資鋼鐵企業,以美達王、住友商社、三井物產為代表的外資商社,已基本完成在我國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灣地區的布局設廠。

      我國也在近年建立了一些加工配送中心,如寶鋼在全國建成了21個鋼材加工配送中心;流通企業建立了少數幾家,如五礦鋼材有限責任公司建立了3個鋼材加工配送中心,鎮江市于2007年在長江邊上建立了惠龍港國際鋼鐵物流中心。當前,我國的鋼材物流加工配送中心發展勢頭很快,全國已建立起了300多家鋼材物流加工配送中心,主要分布在華南和中南地區的部分城市。

      從總體上講,我國鋼鐵流通中,深加工比重低,鋼材本身的附加值沒有得到提升,流通行業與下游行業的結合還不夠緊密,使用鋼材的綜合成材率還比較低。據了解,世界發達國家鋼材的綜合深加工比可達50%以上,其中線材達60%,棒材40%,管材30%,板材70%左右。而我國一般鋼材的深加工僅為10%-15%左右。由于鋼材深加工比例低,使我國鋼材的成材率和使用效率較低,也因此而失去了相當的市場。因此,提高我國鋼材的使用效率和成材率,改進鋼鐵流通行業的經營方式,深入開展加工配送,加強與用戶的戰略合作關系,是提升我國鋼鐵流通行業競爭力的主要措施之一。

      因此,作為鋼鐵“中轉站”的鋼鐵經銷商應當充分發揮其承上啟下的作用,積極開展加工配送等業務。一方面,可以作為鋼廠生產的延續,進行鋼材的深加工,增加其產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也能夠為下游客戶量身定做其所需要的零部件,可以贏得更多的客戶,實現自身的進一步發展。

      五、對發展我國鋼鐵加工配送的探索

      (一)開展鋼鐵加工配送應當從我國實際出發

      在我國,特別是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應當注重對鋼材的加工配送,進一步挖掘新的利潤源,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國鋼鐵流通行業的健康發展。

      但是,我國的鋼鐵流通行業又有著其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鋼鐵流通行業的集中度較低。當前,全國有大大小小20多萬家鋼材貿易公司,但具有一定的規模和實力的鋼鐵經銷商很少,像中鋼、五礦、浙江金屬和徽商等大型鋼貿流通企業更是鳳毛麟角。

      其次,經營方式較為粗放,技術含量低。大部分中小型鋼鐵經銷商只追求眼前的鋼材經營差價,而不愿在加工配送上投入資金,即便有些鋼鐵經銷商配備了一些剪切加工設備或運輸車輛,也只是作些簡單的剪切加工,真正的獨立加工配送倉儲物流型的鋼鐵經銷商很少。這就使得整個行業缺乏一定技術力量的支撐,缺乏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動力。

      因此,我們在開展鋼鐵加工配送的過程中,不能夠照搬照抄日韓模式或歐美模式,應當堅持從我國鋼鐵流通行業的現狀出發,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鋼鐵加工配送之路。

      (二)當前我國對鋼鐵加工配送模式的探索

      在我國的鋼鐵流通中,經過不斷的探索,出現了如下幾種建設鋼材加工配送中心的模式:

      首先,部分大鋼廠以延伸產品規格范圍,提高直供用戶比例,為用戶提供更為便捷、優質的服務為目的,在全國范圍內選址興建鋼材加工配送中心。如寶鋼先后在上海、天津、廣州、杭州、青島、重慶、沈陽、長春等城市建立了鋼材加工配送中心,預計到2008年左右,寶鋼的鋼材加工配送中心將發展到 25~30家,全部建成后將形成干線運輸加區域配送的分銷體制。
 
      其次,部分有實力的鋼材經銷商積極將經營觸角拓展至鋼材加工配送領域。如中國中鋼集團在天津興建鋼材加工配送中心;在廣東和江浙地區則有相當數量的民營經銷商積極興建鋼材加工配送中心,構建以“鋼廠—鋼材加工配送中心—用戶”為主流的新型鋼材流通模式。上海五波鋼結構材料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在上海鐵閔鋼材交易市場,建立了一個H型鋼加工、配送、倉儲、 銷售基地。這個H型鋼加工、配送基地,開辟了火焰切割加工區、涂復加工區、倉儲區、銷售區等,配備了三維鉆床、端面銑床、拋丸噴砂機、火焰切割機等H型鋼加工設備,可以加工1米高腹板的型鋼,年加工量為5萬噸,占五波公司在鐵閔鋼材交易的H型鋼銷售量的20%。

      鋼鐵經銷商利用在資金和服務手段上的優勢,與鋼廠建立了穩定的供貨關系,成為供需雙方的重要中間橋梁。為了穩定鋼廠和使用廠家的關系,鋼鐵經銷商主動投資建立倉儲和剪切配送中心,這一勢頭非常之快,設備的檔次及加工質量也越來越高,成為鋼鐵加工配送中的主要形式。

      第三,國內一些專業倉庫、鐵路專業線在現有的專業倉儲基礎上,配套建設橫、縱剪切設備后,為鋼材使用廠家提供鋼材加工配送服務。 

      第四,終端用戶企業自建分條、橫切、沖片、套裁、激光拼焊生產線,在滿足自用后,向社會提供加工配送服務。如造船、集裝箱、汽車以及冰箱、空調、洗衣機、電機、變壓器等行業中多數企業自建了鋼材加工生產線,在為本企業提供原材料加工配送的同時,也為本企業之外的一些鋼材用戶提供鋼材加工配送業務。

      第五,社會自建鋼材剪切配送加工中心。近年來,我國自建鋼材剪切配送加工中心發展很快,加工能力已超過1000萬噸,主要以加工薄規格冷熱板、電工鋼、鍍鋅、錫板、彩板為主。

上述這些模式,是我國企業在鋼鐵流通中所作出的有益探索,其中的一些成功的經驗,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進一步提升我國金屬流通行業的競爭力。

      (三)對我國鋼鐵加工配送的建議

      筆者認為,在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鋼鐵加工配送之路的過程中,應當主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好鋼材流通業發展的理論指導和科學規劃。鋼材流通業的管理與發展是一個系統化的問題,而目前我國鋼材流通業發展缺乏全局性的科學規劃。鋼材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設,會花費巨大的成本:一方面需要大量機器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的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員的支撐。因此,各地區應在相互協作的基礎上,綜合考慮鋼材加工配送中心的加工能力、輻射能力等問題,統籌規劃鋼材交易市場、配送中心的建設和功能配置,避免重復建設。

      其次,鋼鐵經銷商在建立加工配送中心之前,應當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明確客戶需求,在此基礎上,做出選址、設備配置、經營模式等決策。爭取能夠做到按照最終用戶的要求,在鋼材的加工配送加工中心將鋼材經過矯正、清理、剪切、沖壓等工序,把原料形態的鋼材加工成下游用戶所需的各種半成品或零部件,并通過其倉儲、運輸系統,及時地提供給最終用戶直接使用。

      第三,運用供應鏈管理的思想,整合上下游的資源,不論加工配送中心的投資主體是鋼廠、鋼鐵經銷商還是下游客戶,加工配送中心的運營過程中,都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確保加工配送工作的有效開展。

      最后,鋼材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設和運營,應當依托信息技術的支撐。要依托行業電子商務平臺,以鋼鐵供應鏈為主干進行資源整合,改進加工配送中心的經營模式,將采購、分裝、貯存、調運、加工和信息服務等功能集于一體,借助鋼鐵供應鏈上各功能部門之間的“協同效應”和“成本轉嫁”效應,為目標企業提供點對點、門對門、零庫存、一站式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實現鋼鐵流通業的集約化發展。

      總之,要提升我國鋼鐵流通業態,就要求我們在流通環節中大力開展加工配送業務,從我國鋼材生產與需求匹配的角度出發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鋼材加工配送之路。

 

參考文獻:
      [1]李賢.鋼鐵流通:編織網狀供應鏈.供應鏈運作.2006(9):49—50

      [2]張華良.采購代理與終端銷售——淺談鋼鐵流通企業的發展新趨勢.營銷與管理.2008(14):46—47

      [3]李耀強.新時期金屬流通企業經營和管理思路調整.中國物流與采購.2004(6):24—26

      [4]我的鋼鐵.國內鋼市應大力發展倉儲物流加工配送.2008

      [5]大宗鋼鐵網.鋼材流通業態存在問題和應對措施.2004

      [6]丁俊發. 創新中國鋼材流通模式.2004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