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狼牙套加粗震动入珠套h,被狼交的女人(h)

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歡迎您!

English服務熱線:010-59231580

搜索

陳德榮:中國鋼鐵進入洗牌最好時機

 


CMN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歷史潮頭,回望來時路,我們激情豪邁;展望新征程,我們信心滿懷。

40年來,我國鋼鐵工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有力地支撐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下游用戶的轉型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近期,《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特派出多路采訪組,深入鋼鐵企業進行實地采訪,并推出《改革開放40周年·鋼鐵萬里行》欄目,和廣大讀者一起,追尋4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鋼鐵改革開放、砥礪奮進的足跡,分享鋼鐵企業在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環保節能等方面的探索實踐和典型經驗,以進一步堅定信心,共同推動鋼鐵行業深化改革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步伐。

 

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熊余平


7月31日,中國冶金報社“紀念改革開放40年·鋼鐵萬里行”采訪組來到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寶武”),采訪了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7月末的上海,驕陽似火,但在陳德榮眼里,中國寶武的事業比這天氣更要火熱。 

 

寶鋼(現更名為中國寶武)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是國企改革的先行者,通過幾十年的艱苦創業、持續創新,創出了世界一流業績,建成了世界一流企業,引領中國鋼鐵工業走上現代化發展之路,開創了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新模式。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中國首個現代化鋼企

1978年12月23日,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的第二天,在揚子江畔,寶鋼打下了第一根樁,標志著寶鋼建設全面拉開了序幕。當時,中國各項事業百廢待興,都需要投入。國家節衣縮食,拿出300億元建設一個鋼鐵企業,還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伴隨著爭議和質疑,寶鋼建設也幾起幾落,但黨中央建設寶鋼的決心始終不曾動搖。鄧小平同志預言:“歷史將證明,建設寶鋼是正確的。”近40年過去了,寶鋼交出了怎樣一份答卷?陳德榮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寶鋼不僅是中國改革開放后特大型引進項目的成功實施者,而且也是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取得成功的實踐驗證者。寶鋼人“建好一個寶鋼、上交一個寶鋼、輸出一個寶鋼”,向全國人民交出了三份出色答卷,以優異的經營業績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目標。

 

作為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斥巨資興建的首個現代化大型鋼鐵企業,歷代寶鋼人不辱使命,走出了一條成功的寶鋼之路,為中國鋼鐵工業的騰飛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總結寶鋼經驗,陳德榮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關注。

寶鋼走出了一條大規模“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建設特大型現代化鋼鐵企業之路,開創了中國鋼鐵企業趕超國際先進技術之先河。寶鋼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大膽探索系統集成、自主創新,創造了特大型工程建設項目系統管理和特大型鋼鐵企業現代化生產管理新模式,其經驗已輻射傳播到國內其他兄弟企業。

寶鋼走出了一條鋼鐵企業質量效益型集約式發展之路。寶鋼摒棄了傳統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從一開始就定位于國內市場緊缺、替代進口的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雙高”產品,始終瞄準國際最先進技術,與用戶實行產品質量標準和質量管理體系的對接,從追求產量、產值轉向追求質量、效益,又上升到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寶鋼走出了一條中國鋼鐵企業的新型工業化之路。其從建設時期起就立足于生產制造的自動化,注重信息技術與鋼鐵生產技術的結合;關注生態友好,大力投資于環保設施,從源頭上控制污染,保護環境,節能降耗,推進資源的循環利用;堅持“以人為本”,為員工的成長和人才價值的發揮提供巨大的舞臺,人才成為寶鋼最重要的戰略資源。

寶鋼走出了一條中國國有企業做大做優做強的改革發展之路。在生產能力、銷售規模不斷擴大,躋身于國際先進鋼鐵企業行列的同時,寶鋼從一個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鋼鐵廠,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下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競爭主體,遵循市場規律,把握市場機遇,以強大的國際競爭力躋身于世界一流企業行列。

數字或許是枯燥的,但又最具說服力。

從1985年9月份寶鋼一期工程建成投產到2018年6月份,中國寶武累計產鐵6.81億噸、鋼7.61億噸、鋼材7.04億噸,實現銷售收入4.4萬億元,實現利潤3017.99億元,上交稅費2971.82億元。寶鋼汽車板年生產能力超過1000萬噸,是國內最大、全球前三的汽車板制造企業;取向電工鋼年生產能力達到80萬噸,產量規模居世界第一位,約占全球取向電工鋼總產量1/3,完全滿足了我國輸配電行業的需求。

如今,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大到高鐵、航天航空、大飛機、核電,小到汽車、家電,我們都能看到寶鋼產品的“身影”。可以說,寶鋼既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同時也用鋼鐵“脊梁”支撐起中國改革開放的宏偉事業。

寶武重組贏在“整合協同”

中國寶武由原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和原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聯合重組而成,于2016年12月1日揭牌成立。中國寶武注冊資本527.9億元,資產規模7395億元,產能規模7000萬噸,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二。對于這家由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兩家大型鋼企聯合打造的鋼鐵航母,能否做到行穩致遠?對此,陳德榮首先給《中國冶金報》記者看了2組數據:

2017年,中國寶武實現鋼產量6533萬噸,營業收入4642億元,利潤140億元,同比增利70億元,上交稅費230億元,同比增加32.5%。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湛江鋼鐵2017年投產后實現全面盈利,當年實現純利潤23.1億元。

 

2018年上半年,完成粗鋼產量3269萬噸,同比增長1.9%;實現營業收入2058億元,同比增長8.2%;實現利潤總額138.2億元,同比增長59.1%。

對這一成績的取得,陳德榮坦言:“人努力,天幫忙。”他表示,借助國家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東風,中國寶武在做好加減法,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一是推進瘦身健體,經營管控質量顯著提高。

中國寶武堅定不移、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部署,持續化解鋼鐵產能,強勢推進壓減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16年、2017年累計化解鋼鐵產能1542萬噸,原定三年目標提前一年實現。2017年,中國寶武堅持“企業不消滅虧損,就消滅虧損企業”的原則,進一步加大扭虧增盈和治僵脫困工作力度,累計壓減法人戶數180戶,虧損子公司戶數同比下降61戶,累計完成33戶僵尸和特困企業的處置,為發展新業務騰挪了空間,受到國務院國資委好評。

二是加快整合融合,協同效應充分釋放。

中國寶武穩扎穩打,聯合重組一年多來整合融合“1+1>2”的協同效應充分體現。鋼鐵產業成績斐然,通過首日計劃、百日計劃和年度計劃,寶鋼股份重點推進研發、采購、營銷、財務、信息化五個方面的協同效益項目。經過努力,截至2017年底,整合工作按計劃節點高質量完成了680項任務、196項里程碑任務、52項協同效益快贏項目,取得了超預期的顯著成效。同時,非鋼業務跨單元協同整合也持續突破,為后續深度融合奠定了扎實基礎。外界曾經最為關心的兩家企業的文化融合也進展順利。一年多來,中國寶武在文化融合方面展現出強大的凝聚力。

陳德榮認為,中國寶武重組成功主要贏在“整合協同”,兩家企業發揮了協同效應,解決了很多市場的問題:比如采購的協同、營銷的協同、研發的協同、產線分工的協同,通過專業化整合帶來協同效應,雙方發揮了優勢互補。比如說,原來寶鋼有研究院,武鋼也有研究院,研究的東西都是一樣,而且互相保密。在舟山,寶鋼和武鋼都有碼頭,產品也有很多雷同。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通過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一定是提高效益、效率的有效手段。他認為寶武重組是一個比較經典的案例。 

三是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國寶武以市場為導向,因企施策,積極探索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2015年以來,中國寶武實施了23個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引入非公資本17.3億元。目前,中國寶武共有混合所有制企業115戶,占企業總數的23%,集團營業收入和利潤的70%來自混合所有制企業。  

2017年5月份,歐冶云商實施了首輪股權開放和員工持股,引進了本鋼集團、首鋼基金、沙鋼集團、建信信托、普洛斯和三井物產等6家戰略投資者,126名員工成為股東,募集資金超過10億元。

陳德榮指出,打造鋼鐵生態圈是一個新的商業模式。歐冶云商利用中國寶武在制造端的優勢,通過這樣一個新的商業模式,把歐冶跟金融、其它產業進行一個協同,從而在服務領域來挖掘鋼鐵業未來發展的空間和價值。他表示,隨著中國寶武在制造領域產業集中度的提高,其在服務端的話語權也在進一步提高,歐冶的競爭力以及與主業協同的價值也會更大。未來,圍繞著鋼鐵生態圈建設,中國寶武會更多地在服務領域進行更大的市場化布局。這個布局是全方位的,既有互聯網、信息化、大數據,也有金融、供應鏈、物流加工配送體系,從而為最終客戶創造最大價值,為鋼鐵產業產生協同。今后,中國寶武還會與相關企業一起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共同打造這個第三方平臺。

中國鋼鐵業要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陳德榮指出,中國鋼鐵業在鋼廠噸鋼投資成本、建設周期等方面效率處于世界前列,但在勞動效率、研發效率、財務效率等運營方面與世界先進企業尚有較大差距。

在與《中國冶金報》記者交談中,陳德榮表示,差距表明,中國鋼企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但是,他認為目前中國鋼鐵業高質量發展的窗口

陳德榮強調,中國鋼鐵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做到綠色化;其次是精品化;再次是智慧化;最后是國際化。他表示,中國寶武作為行業龍頭,應率先垂范高質量發展,具體來說,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高質量推進寶武重組和融合工作。寶武聯合重組深刻吸取了以往的經驗教訓,真正在“重組”和“融合”上下功夫。陳德榮介紹,2017年是中國寶武重組的第一個完整年,公司將重心放在鋼鐵主業的聚焦融合上;2018年在進一步深化鋼鐵主業聚焦融合的基礎上,重點推進多元產業的聚焦融合。

高質量推進處僵脫困和壓減法人工作。截止到2017年底,中國寶武已經壓減、關閉和處置180戶低效和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法人。2018年將繼續做好國資委重點關注和督辦的幾大特困企業的脫困工作,壓減30%的參股企業。

高質量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國寶武在一級子公司層面全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寶鋼股份和寶信軟件相繼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歐冶云商實施第一輪股權開放計劃。下一階段,中國寶武將以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為契機,在新業務、新產業新建企業時就會聯合各種市場主體,以多元化的方式推進混合所有制,實現共建共享。

大力推進由鋼鐵到材料的轉型。中國寶武作為鋼鐵材料制造企業具有發展新材料得天獨厚的優勢。下一步,中國寶武將聚焦大交通、新能源、傳統用材提升等市場領域,以鐵基新材料、炭基新材料、輕金屬材料制造為重點發展方向,打造集材料及應用研發、材料制造、材料加工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材料供應商和解決方案服務商。

持續推進人事效率提升工作。中國寶武結合聚焦重組,將人事效率提升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列入到各子公司的商業計劃書和子公司領導人任期責任制考核內容中,剛性規定每年必須完成不低于8%的人事效率提升工作。迫使子公司要么做大分子(提高業務規模),要么做小分母(減少冗員)。   

進一步加大智能制造推進力度。中國寶武以技術裝備較先進的寶鋼股份為重點,全力推進智能制造工作。寶鋼股份智能制造已完成由導入階段向系統化落實階段的轉變,構建集智能裝備、智能工廠、智能互聯于一體的智慧制造體系,打造面向未來的全新競爭優勢,力爭在鋼鐵行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與模式,為我國鋼鐵工業實現智慧制造率先垂范。

針對中國寶武下一步發展目標及戰略定位,陳德榮保持非常清醒的頭腦。他表示,2017年以來,鋼鐵行業形勢雖有所改善,但并未改變整個行業長周期調整的趨勢。中國寶武作為一家央企,鋼鐵行業的龍頭企業,在踐行國家戰略、實現寶武愿景使命的征程中,在新時代必須要有新擔當、新作為。

中國寶武制訂的首輪戰略規劃(2016~2021)顯示,未來中國寶武將打造以綠色精品智慧的鋼鐵產業為基礎,新材料、現代貿易物流、工業服務、城市服務、產業金融等相關產業協同發展的格局。

陳德榮向《中國冶金報》記者展示了中國寶武發展的一幅幅宏偉藍圖。

鋼鐵產業是中國寶武承擔國家產業責任的主要載體,也是中國寶武從產業經營向資本運營轉變的關鍵一環。鋼鐵產業定位于成為中國第一、世界領先的精品鋼鐵制造服務商。

新材料產業聚焦大交通、能源及新型建筑用材等領域,探索和培育若干符合戰略選擇的前沿新材料方向,打造集研發、制造、加工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材料供應商和解決方案服務商,培育集團新的支柱產業,成為中國寶武第二大制造業務板塊。

現代貿易物流業服務于冶金工業原燃材料、鋼鐵及相關材料和制品、相關大宗商品全流通領域,構建共建共享的基于互聯網B2B開放平臺和服務型生產體系,積極推動行業秩序重構。

工業服務業依托集團的技術積累與品牌優勢,以服務集團和行業為起點,為企業和社會提供全生命周期、高效運營的系統解決方案及相應的工程服務。

陳德榮透露,最近中國寶武有個課題,擬建立一個全球高爐低碳冶煉共性技術平臺,向全球開放,這是寶武承擔行業綠色發展社會責任的一個舉措,準備花幾個億。中國鋼鐵工業發展到今天,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責任,來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中國鋼鐵業是中國制造業走向世界為數不多的具有競爭力的行業,過去我們主要是跟隨,未來我們要加大引領全球鋼鐵創新的步伐。”他表示。

城市服務業以存量不動產盤活為基礎,適度增量為輔,以“產、融、網、城”一體化為抓手,聚焦發展產業不動產,催生配套的城市新產業,創新“廠區-園區-城區”協同發展新模式,成為中國領先的園區綜合開發和運營服務商。

產業金融業打造專業化、市場化、平臺化的產業金融服務體系,為冶金及相關產業提供供應鏈金融、產業基金、資產管理和社會財富管理等金融綜合服務,成為集團重要的支柱產業。

陳德榮表示,到2021年,中國寶武將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鋼鐵產業資本投資公司:完成適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化布局,產能規模為8000萬噸~1億噸。相關產業領域擁有若干個營收過千億元、利潤過百億元的支柱性產業和一批百億元級營收、十億元級利潤的優秀企業。

對上述目標的實現,陳德榮顯得信心十足。他表示,鋼鐵強國的標志一定要有強企,這也是中國寶武給自己的定位。中國寶武將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牢記黨和國家的囑托,勇擔鋼鐵強國使命,引領示范行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影響力,努力成為全球鋼鐵業引領者。

中國鋼鐵進入洗牌最好時機

陳德榮指出,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個“野蠻生長”的過程,中國鋼鐵的發展模式是沒有先例可循的。中國目前鋼產量已經突破8億噸,產能突破10億噸,這樣一個規模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世界上除了中國,還沒有一個國家鋼產量突破過2億噸。在“野蠻生長”時期,誰投資都能掙到錢,在這個階段,一定不會有產業集中度的提高,只有過剩經濟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的一個標志。因為市場經濟一定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這個基礎性作用發揮一定是在市場充分競爭基礎上產生的。中國鋼產量達到一定峰值后,必然會走向專業化產業集中。通過市場化競爭、法治化監管,低、小、散、亂、差企業最終會被淘汰,從而形成競爭性的平衡。“我認為,凡是有巨大挑戰的時候,一定也會帶來巨大機遇。危機危機,危肯定有機。所以,我認為現在是中國鋼鐵行業最好的洗牌的時候,結構調整的時候。誰有競爭力就能夠勝出。”他指出,在過去,對一個企業來說,擴張規模是有邊界的,而今天在互聯網時代,企業管控的方式、手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商業模式創新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提高產業集中度一定是中國鋼鐵工業未來發展的規律,至于是由寶武還是由其他鋼企來重組,我認為這并不重要。”他舉例說,日本鋼鐵工業在上世紀70、80年代就進入過剩,去年新日鐵住金和日新制鋼又進行了一輪整合,它還在提高產業集中度。“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有380家,伴隨著重新洗牌,產能下降,集中度提高,你說還會剩幾家?當然不管有幾家,寶武一定是其中最大或者說最優秀的一家,這是我們對自己的期許。”陳德榮語氣顯得非常自信。

 

陳德榮認為,參與中國鋼鐵洗牌,中國寶武未來發展有兩大抓手:市場化重組和國際化產能合作。

2017年4月份,中國寶武作為主發起人,與美國WL Ross公司、中美綠色東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招商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成立了四源合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并以此為平臺設立了鋼鐵企業重組基金——四源合基金,旨在為中國鋼鐵行業去除過剩產能,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服務。四源合基金首發項目——司法重整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按計劃推進,目前重鋼實現了業績大幅扭虧為盈。

在陳德榮看來,四源合這種重組模式,更接近市場化原則,未來將成為中國寶武重組的一個主要手段。

中國寶武作為中國制造業首家(2003年)、連續15年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國際化經營是其一直堅持不渝的戰略。陳德榮指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鋼企進入到了世界500強的行列,但多數還是國內企業,稱不上是跨國公司,更不是全球化企業。

他強調,原寶鋼就是一個國際化的企業,寶鋼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一個國際產能合作的典范。即使在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寶鋼哪怕國內效益再好,也要堅持每年拿出10%的產品出口國外,參與國際競爭,經受國際市場檢驗,從而追上國際先進步伐。但是,國際化也有個把握時機和火候的問題。前20年,國內市場好于國際市場,中國寶武將目光更多聚焦于國內市場,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而國際市場雖然看上去“很美”,但實際運行起來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他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我常說半夜3點鐘叫的雞,叫得太早該殺;早上9點鐘叫的雞,叫得太晚也該殺,這里面有個把握時機的問題。”他認為過早的國際化投資并不一定會帶來豐厚的回報,有的反而成了企業沉重的包袱。但是,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響應,未來,中國寶武將以“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為抓手,加快全球化步伐。他透露,目前,已經有了一些潛在的合作對象,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中國寶武將會有一些實實在在的合作項目落地。

2014年,陳德榮由浙江省調任中國寶武工作,2015年就趕上了鋼鐵行業“最慘淡的年代”,全行業陷入虧損境地。對此,陳德榮深有體會。他表示,只要有付出,就一定有回報。任何時候,再好的行業也有不好的企業,同理,再不好的行業也有活得不錯的企業。企業和個人一樣,關鍵是做好自己,把專業的事做到極致,讓企業的競爭力始終在行業當中處在前列,從而把競爭對手遠遠甩在后面。 

返回列表

  •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