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歷年1—3月粗鋼產量
在供給端,兩個趨勢需要關注:
其一,鐵礦石進口量1—3月同比微降,1—4月則同比微增。這一現象與進口鐵礦石價格長期倒掛(進口均價高于市場價格)、貿易商持續虧損有關。
圖為歷年1—3月鐵礦石進口量
圖為歷年1—4月鐵礦石進口量
針對進口鐵礦石貿易的現狀,簡要概括如下圖,1月在均價接近69美元/噸、6.35元本幣匯兌1美元的情況下,進口折合約547元/噸,而1月61.5%品位鐵礦石價格只是徘徊在530元/噸,2月中旬至今,甚至始終運行在500元/噸下方。
上述因素可以理解為鐵礦石進口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從供需層面來考慮,即便國內價格小幅度上揚,進口鐵礦石的增量也有限,因為在進口成本下降幅度有限的情況下,價差倒掛、貿易繼續虧損的概率偏大。
圖為鐵礦石進口價格
表為鐵礦石價格對照
其二,國產鐵礦石持續大規模減產。繼1—2月同比減產32%后,1—3月減產幅度提高到36%,原礦產量同比減少1億噸,折合高品位精粉產量約3300萬噸。
圖為歷年1—3月國內鐵礦石產量
對鐵礦石進口狀況進行分析后,有必要了解一下國內原礦生產中出現了什么問題。我們習慣性地調出了國內鐵礦石市場的一組數據:利潤與銷售規模的比值,姑且理解為利潤率。比值急劇下滑,2014年超過9%,現階段僅有1.6%,甚至低于2013—2015年,其是原礦產量大幅減少的直接原因。
大白話來理解,迫于國內環保升級、現貨價格始終低于60美元/噸的雙重壓力,原礦產量急劇萎縮。結合環保現狀,原礦采掘增量需要價格上漲的支持,而短期內,5美元/噸以內的上漲對原礦產量的刺激有限,5—10美元/噸的上漲幅度才可能對原礦增量有明顯提振作用。
圖為煤炭、鐵礦石及鋼鐵行業利潤率
結合上述分析,進行總結:
需求端來看,1—3月環保限產的影響有限,高利潤促使粗鋼產量維持高位,而粗鋼產量高企依舊是未來3個月的主基調。
供給端來看,大量進口許可在等待貿易倒掛的結束。3月,鐵礦石進口許可證發證數量為11804.75萬噸,環比增加4.53%,清關數量為5157.37萬噸;截至3月,年內累計發證43337.74萬噸,累計清關25987.06萬噸。而在國內原礦產量上,環保與現貨價格低廉壓制著產能的增加。
圖為鐵礦石月度進口量
圖為國內鐵礦石月度產量
整合基本面的情況,鐵礦石需求維持高位,而供應在61.5%品位價格長期維持運行在500元/噸以下的背景下,無論是進口還是國內產出,增量都有限。而供應增量有限將有效化解港口進口鐵礦石高庫存的問題。港口1.6億噸鐵礦石的有效消耗周期是1.5個月,兩個月內若粗鋼產量未大幅下降,或者價格未出現有效上漲以增加進口量或國內原礦產量,則鐵礦石市場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劇。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