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組評估已啟動,服貿創新發展試點政策將推向全國
服務貿易多項政策紅利落地在即
將與進一步擴大服務業開放制度安排共振疊加
記者從業內獲悉,服務貿易多項政策紅利即將在近期落地。我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已啟動專家組評估,兩年來試點效果已經顯現。下一步將就試點的延期和深化作出部署,其中一項重要探索就是與服務業擴大開放的制度安排形成共振疊加效應,并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將相關試點政策向全國復制推廣。
2016年2月,國務院決定用兩年時間,在天津、上海、海南、深圳、杭州、武漢、廣州、成都、蘇州、威海10個省市和哈爾濱、江北、兩江、貴安、西咸5個國家級新區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重點對服務貿易管理體制、發展模式、便利化等8個方面的制度建設進行探索,有序擴大服務業開放準入。
記者了解到,在試點即將滿兩周年之際,第三方專家組已經開始對上述試點地區進行評估摸底。目前來看,15個試點地區各項試點任務推進積極,試點成效已經顯現,總體來看取得了預期成效。
例如,山東省在省內復制推廣威海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經驗,加強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建設,促進文化、旅游、信息、金融、中醫藥、體育休閑等服務貿易發展。2017年1至10月,山東省服務進出口完成2702.1億元,同比增長14.6%。其中,出口1306.3億元,增長13.7%;進口1395.9億元,增長15.6%。服務進出口占外貿(貨物與服務進出口之和)比重為15.6%。
此外,海南省以打造法制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為目標,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在旅游、教育、醫療健康、運輸、文化體育娛樂、保險、服務外包、中醫藥等八個重點領域出臺實施60余項政策措施,成效逐漸顯現。2016年和2017年前11個月,境外游客快速增長,分別增長23%、53.6%。
2016年和2017年前10個月,服務貿易分別增長19.3%、15.9%。
據悉,下一步,圍繞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一方面做好總結評估,在更大范圍復制推廣經驗,另一方面,將會探索進一步深化試點和延期試點的安排。“在服務業擴大開放方面預計會有一些舉措,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的試點推廣、以及上海等自貿試驗區服務業擴大開放的制度安排,會跟發展試點有效結合起來,形成共振效應,這將會是一個亮點。”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從15個試點地區的政策來看,主要包括服務業擴大雙向開放、建設服務貿易公共服務平臺、稅收優惠、創新金融服務等多項政策。具體而言,包括推廣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將享受政策的企業范圍由服務外包擴大到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其他服務行業等。此外,設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為試點地區中小服務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對試點地區進口國內急需的研發設計、節能環保和環境服務給予財政貼息。三是鼓勵金融機構創新供應鏈融資等業務,對試點地區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全面實施服務外包保稅監管。
日前,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已經正式啟動,這也是我國在服務貿易領域的首支引導基金。據悉,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是經國務院批準,由財政部、商務部、招商局資本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發起,中央財政引導社會資金出資設立的。基金總規模300億元,目前已完成首期資金認繳工作。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對記者表示,從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情況來看,成效還是比較顯著的,已經取得預期成效。通過試點初步建立起我國發展服務貿易的框架體系,使得服務貿易發展的政策體系、企業主體、統計制度等進一步完善,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服務貿易也是構建現代經濟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的、現代的服務產業,對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服務貿易的發展也是我國貿易強國建設中的關鍵內容,“在我們研究的貿易強國指標體系中,我國與一些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體現在服務貿易和服務業相關的指標上。”李俊說。
一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雖然增速比較快,但總體滯后于貨物貿易,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短板”。具體體現在,我國服務貿易占外貿的比重仍然較低;此外,我國服務貿易行業結構也存在扭曲:逆差長期存在。從出口來看,旅行(旅游和留學等)出口占比約一半,其他行業潛力仍有待開發。國務院2016年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將超過1萬億美元,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的比重進一步提升,服務貿易的全球占比逐年提高。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對記者表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不僅靠制造業,還包括服務業。制造業、流通業等基礎設施服務體系的升級以及消費的升級,都離不開服務貿易,外貿競爭力提升更多取決于服務業的競爭力。在他看來,要全力擺脫服務貿易的逆差,努力提升服務貿易競爭力。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