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5日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會上表示,去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1.7%,在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中發揮著“壓艙石”的作用。今年以來工業經濟運行實現了良好開局,呈現了持續回升向好態勢。特別是今年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增速比2023年加快1.6個百分點。5月份,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同比增長7.5%,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10%。
但是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工業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仍面臨一些困難挑戰。金壯龍表示,下一步將著力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到新型工業化全過程,扎實推進穩增長、保安全、促升級,鞏固和增強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首先,繼續抓好十大重點行業的發展。十大重點行業包括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機械、汽車、電力裝備、輕工、電子,這些行業規模大,帶動性強,關聯性比較高,增加值合計占規模以上工業在70%左右。在去年制定十大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的基礎上,今年要繼續推進政策落實,不斷培育增長新動能。
其次,鼓勵支持工業大省“挑大梁”。江蘇、廣東等10個工業大省的工業增加值合計占全國比重超六成,對穩定工業經濟大盤十分關鍵。今年前5個月,10個工業大省的增速都高于全國。另外,50個工業大市中有10多個實現兩位數的增長。“我們將繼續支持工業大省、工業大市鞏固優勢、勇挑大梁,支持各地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除了工業大省、大市外,其他省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優勢行業,我們也要因地制宜支持他們。同時我們特別關注一批工業大縣的培育。”他說:“我們將繼續支持東北和中西部省份辦好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提升承接產業轉移能力,落地一批重大項目。”
第三,進一步擴大制造業有效投資。落實落細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推進先進設備更新、數字化轉型、綠色裝備推廣和本質安全水平提升;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快推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推動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取得更多標志性成果;繼續發揮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和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作用,引領帶動社會資本投向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
“我們還將在優化制造業企業發展環境上下更大功夫。圍繞釋放經營主體活力,多措并舉降低企業成本,我們要扎實開展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專項行動。圍繞釋放居民消費潛力,開展消費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全國行活動,推進新能源汽車、綠色建材、智能家電等優質產品下鄉。”金壯龍表示,要圍繞釋放產業升級動力,堅持新老并舉,改造升級傳統產業,鞏固提升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