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歡迎您!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1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蘇社、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介紹近期投資、財政、金融有關數據及政策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家發改委:將加快中央預算類投資計劃的下達進度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蘇社表示,2023年增發國債等政策效益正在逐步顯現。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統籌用好中央預算類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等政策工具,加快中央預算類投資計劃的下達進度,加快審核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
國家發改委: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2%
劉蘇社今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2%,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2個百分點;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后的整體投資增長8.9%,實現平穩開局。制造業投資增速加快。1-2月,制造業投資增長9.4%,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2.9個百分點,比全部投資高5.2個百分點。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15.1%,增速比全部制造業投資高出5.7個百分點。新動能投資增長勢頭良好。1-2月,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9.4%,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0%,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7.8%。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11.6%,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33.1%。
國家發改委:已建立增發國債項目的調度機制
劉蘇社表示,目前發改委已經建立增發國債項目的調度機制。從目前的情況看,相關項目正抓緊有序推進,將督促地方政府加快工作進度,推動這些項目在今年上半年全部開工。
國家發改委:調整優化中央預算內投資結構 適當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的范圍
劉蘇社表示,關于提高政府投資效益,今年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前期工作。督促有關方面加強項目儲備,強化可行性研究等前期論證,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同時,協調加大用地、環評等要素保障,積極落實配套融資。二是優化投向領域。調整優化中央預算內投資結構,適當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的范圍,同時加強各類政府投資的統籌銜接和錯位安排,形成各類資金的整體合力。三是強化全鏈條管理。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規定,構建覆蓋政府投資項目謀劃儲備、前期工作、投資決策、建設運營、監督檢查等全周期、全鏈條的管理機制,以精細化管理促進投資效益的提升。
國家發改委:聚焦科技創新、城鄉融合發展等重點領域 組織開展項目謀劃儲備、前期工作和建設實施
劉蘇社表示,關于超長期特別國債,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從今年起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具體方案,細化完善支持領域,進一步明確工作要求。下一步,發展改革委將在黨中央、國務院批準方案后,會同有關方面迅速做好組織實施工作。一方面,聚焦科技創新、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糧食和能源資源安全、人口高質量發展等重點領域,組織開展項目謀劃儲備、前期工作和建設實施,支持一批高質量項目建設。另一方面,抓緊推動出臺實施相關配套政策措施,通過體制機制改革破解深層次障礙,與重大項目建設形成合力,確保各項任務高質量落地。
國家發改委:1萬億元增發國債中 超過一半用于防洪排澇等相關水利設施建設
劉蘇社表示,到今年2月,發展改革委已經分三批下達完畢1萬億元增發國債項目清單,增發國債資金已經全部落實到1.5萬個具體項目。從支持領域看,1萬億元增發國債中,超過一半用于防洪排澇等相關水利設施建設,超過2000億元用于京津地等地的災后重建,其余資金主要用于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以及森林火災等綜合防治體系建設。這些領域的項目建設,將有力恢復與改善災區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提升防范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客觀上也會推動基礎設施投資保持穩定增長。
國家發改委:最大程度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和運營
劉蘇社表示,今年1—2月民間投資增速由負轉正,出現比較良好的發展態勢。下一步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促進民間投資發展,努力保持民間投資增長態勢。完善制度環境,讓民營企業“安心投”,目前正在研究起草民營經濟促進法,為更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法治保障。拓寬投資空間,讓民營企業“有的投”,推動地方和相關行業落實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新機制,最大程度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和運營。強化要素保障,建好用好全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通過投貸聯動、重大項目用地保障等機制,加強民間投資項目的融資和用地等要素保障。此外,加強對促進民間投資工作的評估,充分調動地方鼓勵民間投資發展的積極性。
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起草民營經濟促進法
劉蘇社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我們正在研究起草民營經濟促進法,為更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法治保障,為民間投資營造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國家發改委劉蘇社:將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不斷健全公共服務體系
劉蘇社表示,目前,社會民生領域的短板弱項還比較多,與社會的期待和人民群眾的需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重點是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落實好2023年版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兜牢基本民生底線。同時,持續加大民生領域投入,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引導和撬動作用,統籌用好其他資金渠道,積極推進重點民生領域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推動完善社會民生政策,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財政部:今年1-2月財政收入延續增長態勢 支出靠前發力
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1-2月財政收入延續增長態勢,支出靠前發力。展望全年,相信隨著各項政策組合效應進一步放大,這不但會鞏固和增強當前的宏觀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也會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產生積極作用,這將有利于我國經濟在中長期保持增長態勢,反過來會筑牢財政政策的可持續性。
財政部:1-2月財政收入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
廖岷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1-2月財政收入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開局平穩。今年1到2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46萬億元,同比下降2.3%,但是按照可比口徑,實際是增長2.5%。從今年1到2月的情況看,財政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受到兩項特殊因素的擾動,一方面是基數被抬高,另一方面是減收因素。所以如果調整上述特殊因素的影響,1至2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在可比的口徑下,增幅是2.5%左右,實際上實現了恢復性增長,這個與宏觀經濟穩重向好的態勢基本保持一致。
財政部:將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 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廖岷在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將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精神,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組合運用赤字、專項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稅收優惠等財政政策工具。同時,強化與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的協同配合,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展望全年,相信隨著各項政策組合效應進一步放大,不但會鞏固和增強當期的宏觀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也會對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技術進步、發展新質生產力帶來積極作用。這也將有利于我國經濟保持中長期的增長態勢,反過來也會筑牢財政可持續性的建設基礎。
財政部:1-2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6.7% 完成了全年預算的15.3%
廖岷在發布會上介紹,財政支出體現出來靠前發力,進度加快。1-2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6.7%,完成了全年預算的15.3%,支出進度是近五年同期最快的,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教育、城鄉社區、農林水、交通運輸等領域支出增長較快,重點項目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財政支出既有總量效應,更有結構效應,所以我們相信這對于推動宏觀經濟的復蘇、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帶動社會資本投資都將產生積極作用。
財政部:中國政府的負債水平是適度的
廖岷表示,中國政府的負債水平是適度的,既符合推動經濟穩定向好的需要,也有利于實現財政中長期的可持續性。廖岷表示,中國政府債券在市場上一直受到廣泛歡迎,過去幾個月海外投資者連續多月凈增持中國政府債券,成為亞洲地區表現最好的政府債券之一。
財政部: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 按比例返還上一年實際交納的失業保險費
廖岷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將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按比例返還上一年實際交納的失業保險費,支持企業更多地做穩定崗位、吸納就業的工作。
財政部:將不斷完善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機制 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
廖岷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將不斷地完善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機制,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持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打破制約創新要素流動的壁壘,加快構建統一大市場,為各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的保障。
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今年加大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傾斜
廖岷在會上表示,財政部今年將對符合條件的重點群體和吸納其就業的小微企業所申請的創業擔保貸款,給予貸款貼息。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今年加大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傾斜,我們內部測算預計2024年通過財政政府性融資擔保的安排,大概可撬動1.3萬億元新增貸款,穩定就業崗位會超過1200萬,還會拉動新增就業超過60萬人。
央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下降的空間
央行副行長宣昌能在會上表示,下一階段,我國貨幣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和豐富的工具儲備,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下降的空間,存款成本下行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的轉向有利于拓寬利率政策的操作自主性。設立的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將助力高端制造業和數字經濟加快發展。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將繼續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合理把握信貸和債券兩個最大融資市場的關系,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
央行:貨幣政策成效顯著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升
宣昌能在會上表示,貨幣政策成效顯著,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升。有這么幾個方面:一是總量合理增長。2月末,M2、社會融資規模、人民幣貸款分別保持8.7%、9.0%、10.1%的較快增長,符合市場預期。二是“五篇大文章”支持力度加大。2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同比增長23.1%,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速分別為28.3%、26.5%,金融資源更多流向高質量發展等重點領域。三是融資成本降、匯率穩。2月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72%,同比下降0.13個百分點,人民幣對美元匯率2月以來穩在7.2元左右,兼顧了內外均衡。
央行:2月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0.25個百分點 為LPR改革以來最大降幅
宣昌能在會上表示,在價格上,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面對國內銀行存貸息差、境內外利差約束,人民銀行通過政策組合推動降低成本的效果持續顯現。在前期引導銀行下調存款利率以及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等政策的傳導下,2月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0.25個百分點,為LPR改革以來最大降幅,有效帶動貸款利率的持續下降。同時,既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起決定作用,發揮好匯率對宏觀經濟、國際收支的調節功能,又強化預期引導,防范匯率超調風險,在復雜形勢下保持了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
央行:去年12月新增的5000億元抵押補充貸款(PSL)額度也已全部發放
宣昌能在會上表示,在結構上,持續優化信貸結構,注重提升效能。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等都是體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領域,人民銀行繼續實施好支持碳減排再貸款,去年12月新增的5000億元抵押補充貸款(PSL)額度也已全部發放,還將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不斷提升對促進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效能,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同時,加大力度盤活存量金融資源,促進有效投資,助力化解過剩產能。
央行:國民經濟重點行業信貸支持增長保持高位
宣昌能在會上表示,從結構看,信貸結構持續優化。有以下亮點:一是國民經濟重點行業信貸支持增長保持高位。2月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8.3%。前面也說到,其中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6.5%,基礎設施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4.0%,高新技術、“專精特新”、科技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分別同比增長14.2%、18.5%、21.4%,均明顯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10.1%,占各項貸款的比重進一步提升。二是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國民經濟薄弱環節。2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3.1%;前兩個月增加1萬億元,同比多增1102億元。2月末,全口徑涉農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5%,比同期各項貸款增速高4.4個百分點;前兩個月增加2.53萬億元,同比多增1708億元。民營經濟貸款呈現量增態勢。2月末,民營經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1.6%,比同期各項貸款增速高1.5個百分點。
央行:繼續引導金融機構科學制定全年的信貸投放安排 盤活存量金融資源
宣昌能表示,對金融數據不能只看增量和增速,也要關注存量效率的提升。人民銀行將繼續引導金融機構積極挖掘信貸需求,科學制定全年的信貸投放安排,盤活存量金融資源,保持貨幣信貸和融資總量的合理增長。
央行:更加注重引導金融機構信貸平穩投放 避免“開門紅”沖得過猛,導致后勁不足
宣昌能表示,除了關注信貸總量外,還要更加注重引導金融機構信貸平穩投放,避免“開門紅”沖得過猛,導致后勁不足,從前兩個月的情況看,前期引導產生了效果,今年信貸投放節奏會更加可持續。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05856號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