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紅海緊張局勢升級對全球供應鏈產生連鎖反應,大量航運公司改變貿易路線,引發(fā)市場對通脹走高和供應中斷的擔憂。分析人士認為,對尚未從烏克蘭危機影響中走出的歐洲經濟而言,其本已艱難的復蘇進程或將因此進一步延緩。
馬耳他自由港是地中海地區(qū)重要的中轉碼頭,以往船只經紅海和蘇伊士運河在馬耳他???,再前往其他歐洲港口。但受紅海局勢緊張影響,目前部分國際航運公司被迫暫停這一航線,改道其他距離更長、成本更高的路線。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數據,改道使蘇伊士型油輪平均運輸時間從16天增加到32天。航程延長無疑會增加燃油成本、保險費用和船員工資等。
歐盟委員會執(zhí)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日前警告,紅海局勢不穩(wěn)定對歐盟經濟前景、能源供應和物價構成風險,“需要密切關注”。
聯(lián)合國貿易和發(fā)展會議貿易物流處處長揚·霍夫曼表示,蘇伊士運河是連接地中海和紅海的重要水道,2023年承接了全球貿易量的12%至15%。但過去兩個月,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商業(yè)航運較去年11月銳減42%。
該機構數據顯示,去年12月最后一周,集裝箱的平均即期運費上升500美元,創(chuàng)歷史最高周漲幅?;舴蚵妫竭\中斷對全球供應鏈構成直接威脅,增加了延遲交貨和成本上升的風險,可能導致潛在的通貨膨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過去兩年進口成本增加對歐洲通脹的貢獻率約為40%。國際能源分析師烏薩馬·里茲維認為,隨著紅海緊張局勢持續(xù),歐洲預計將面臨能源成本更高、貨運延遲以及高通脹卷土重來的風險,從而導致更高的利率。
有分析人士認為,雖然目前集裝箱運價仍遠低于新冠疫情期間的峰值,但運輸成本轉嫁存在滯后性,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對消費者產生影響,預計一年內就會產生全面影響。
汽車等制造業(yè)已經開始感受到紅海緊張局勢對歐洲產業(yè)供應鏈的影響。特斯拉公司日前宣布,從1月29日至2月11日暫停德國格林海德工廠的生產。漢堡商業(y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賽勒斯·德拉魯維亞表示,紅海緊張局勢“正在對供應鏈產生明顯影響”。
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歐盟對通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氣的依賴增加。荷蘭國際集團大宗商品分析師埃娃·曼泰表示,歐洲市場尤其是液化天然氣領域有明顯的脆弱性,2023年卡塔爾向歐洲輸送超過20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約占歐洲液化天然氣進口量的16%,而這些液化天然氣“全部經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到歐洲”。國際能源署日前警告,中東沖突升級“可能會嚴重影響中東的液化天然氣輸送量”。
為避免陷入經濟衰退困境,歐洲多國正在苦苦掙扎。歐盟統(tǒng)計局最新數據顯示,經季節(jié)調整后,去年第四季度歐元區(qū)和歐盟經濟環(huán)比零增長,歐盟主要經濟體德國經濟萎縮,法國經濟也表現平平。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tǒng)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