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6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從環比看,CPI已經連續五個月環比下降,6月為環比下降0.2%;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5.4%,環比下降0.8%,同比漲幅已經連續9個月處于負增長區間。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稱,6月份,消費市場運行基本平穩,受高溫、降雨天氣影響,鮮菜價格由上月下降3.4%轉為上漲2.3%。而受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繼續回落及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PPI同比、環比均下降。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負責人楊暢對財聯社表示,從PPI看,同比跌幅連續7個月擴大,環比下跌0.8%。其中,耐用消費品連續6個月環比下跌,反映了居民偏大額消費的意愿仍然偏弱。分行業看,30個細分行業中,5個行業環比錄得漲幅,3個行業環比持平,22個行業環比下跌,反映了下游需求仍然偏弱。黑色鏈條、有色鏈條的中游環節利潤壓力有所加大,發電鏈條的中游環節利潤壓力小幅波動。從CPI看,同比持平,環比下降0.2%,連續5個月環比負增長,其中食品價格環比出現明顯降幅,豬肉價格環比持續回落;以2019年12月為基期100,根據環比增速計算物價指數,進入上年7月后,基數有所上行,可能壓低同比增速;非食品大類中生活用品及服務環比明顯下降,其中家用器具環比下降0.9%。
從CPI同比漲幅看,6月非食品價格的同比下跌成為拖累CPI的主要影響因素——6月,非食品價格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6%。例如工業消費品價格同比下降2.7%,降幅擴大1.0個百分點,其中能源價格下降9.3%,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下降0.5%,降幅均有擴大。
與此同時,除豬肉外,主要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均處于正增長。總體上,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3%,漲幅比上月擴大1.3個百分點。其中,鮮菜、薯類、鮮果和禽肉類價格上漲較多,漲幅在4.3%—10.8%之間;豬肉價格下降7.2%,降幅比上月擴大4.0個百分點。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對財聯社表示,上半年,在豬油價格共振下行、需求復蘇總體偏弱及去年同期基數較高等因素共同驅動下,CPI和PPI出現超預期回落。
對于CPI和PPI走勢,連平分析, 隨著穩增長政策效應持續釋放,下半年基本面有望企穩,CPI和PPI將逐漸走出周期底部,預計拐點可能在三季度。但在國內經濟底部溫和復蘇和國際環境依然嚴峻復雜的背景下,物價年內修復空間可能有限,CPI同比中樞大概率維持在1%以內;PPI同比降幅預計趨于收斂,但年內回升幅度可能有限。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分析稱,隨暑期消費旺季來臨,CPI環比將轉正,但基數壓力仍存,7月CPI同比或將負增長,8月后CPI同比有望逐步回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