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促會日前舉行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貿促會新聞發言人楊帆介紹全球經貿摩擦指數時表示,今年4月,全球經貿摩擦指數為125,仍處于高位區間,但比上年同期下降467個點,比上月下降22個點。全球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同比下降21.4%,環比下降23.8%。
從國別指數來看,4月份韓國、美國和印度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在20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居前三,歐盟、美國和韓國全球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排名前三。其中,美國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持續保持高位,進出口限制措施指數當月全球最高,技術性貿易措施指數和其他限制性措施指數同樣處于高位。韓國和印度的指數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提升。當月中國指數為19,繼續處于低位。
從行業指數來看,化工、電子、運輸設備等行業成為經貿摩擦措施的主要沖突點。在監測范圍內的13個主要行業中,化工行業居所有行業經貿摩擦指數之首,電子、運輸設備、機械設備、農業、輕工和醫藥行業也處于高位。
從分項指數來看,20個國家和地區共發布17項進出口關稅措施,啟動3起貿易救濟調查,向WTO提交TBT通報和SPS通報103項,發布進出口限制措施8項,發布其他限制性措施117項。其中,進出口限制措施指數在5類措施指數中居首位。今年以來,5類分項措施總數同比均呈下降態勢。
在涉華經貿摩擦方面,4月19個國家和地區涉華經貿摩擦指數為1290,持續處于高位,較上月下降63個點。其中,美國涉華經貿摩擦指數最高,其次是韓國,英國排名第三。當月19個國家和地區涉華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同比下降19.2%,環比下降40.7%。電子、化工、機械設備、輕工、運輸設備和醫藥行業涉華經貿摩擦指數處于高位。值得注意的是,當月19個國家和地區實施的3項貿易救濟措施均針對中國,分別是加拿大對華風電塔發起的反傾銷調查、反補貼調查以及墨西哥對華新型子午線輪胎發起的反傾銷調查。
貿促會還介紹了我國企業赴境外辦展情況。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強調各地方和貿促機構、商協會進一步加大對外貿企業參加各類境外展會的支持力度,持續培育境外自辦展會、擴大辦展規模。對此,楊帆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出國參展辦展快速恢復,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貿促會已完成2023年度3個批次、共75個組展單位赴57個國家和地區實施出國展覽項目計劃批復1137項,計劃展出面積69.6萬平方米。
從區域看,亞洲地區仍是我國出國參辦展的主要市場,赴亞洲、歐洲、歐亞、美洲和大洋洲、西亞非洲五大地區出國辦展項目的占比分別為35%、23%、10%、22%、10%。單獨辦展項目一半以上集中在亞洲地區。
從行業看,按項目數排序,前五名分別為機械類、綜合類、交通運輸類、紡織皮革類、食品和農產品類;按組展規模排序,前五名分別為綜合類、紡織皮革類、機械類、交通運輸類、消費品類。
從實施情況看,2023年3月至6月,有53家組展單位赴46個國家和地區實施出國展覽項目329項,實際展出面積21.3萬平方米,參展企業12692家。
“2023年下半年,隨著國際航班、人員簽證等跨境往來更加便利,海外專業展會將迎來更多中國參展商。中國貿促會將全力貫徹落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政策措施,助推我國出國展覽行業加快復蘇,不斷加大對外貿企業參加各類境外展會的支持力度,切實助力外貿企業穩訂單拓市場。”楊帆說。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