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等多個國家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通脹雖然高位盤旋但增速明顯下降。由于經濟前景疲弱引發擔憂,多國央行正轉向暫停加息,或釋放出調整緊縮貨幣政策的信號。
美國3月CPI漲幅放緩
美國勞工部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1%,漲幅較2月收窄0.3個百分點且低于市場預期,但整體通脹水平仍處于高位。
數據顯示,3月美國CPI同比上漲5%,漲幅較2月收窄1個百分點,為2021年5月以來最小同比漲幅。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后,核心CPI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5.6%。
具體來看,當月占CPI比重約三分之一的居住成本環比上漲0.6%,是去年11月以來最小漲幅,但同比仍上漲8.2%;受汽油價格下降影響,能源價格環比下降3.5%,同比下降6.4%;食品價格環比持平,同比上漲8.5%。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近期美國通脹顯示出持續緩和的跡象,但仍遠高于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通脹持續高企,勞動力市場緊張,這些因素或讓美聯儲繼續優先考慮恢復物價穩定。
除了美國,亞洲開發銀行(ADB)上周表示,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在今明兩年有望實現通脹放緩,預計今年的通脹率會從2022年的4.4%略微放緩至4.2%。
在歐洲,由于天然氣等能源成本急劇下降,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最新公布的通脹數據明顯放緩。該國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環比上升0.8%,3月CPI年化率初值為7.4%,較1月和2月的8.7%放緩了1.3個百分點。
多國央行暫停加息
由于近期通脹增速放緩,加之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加大,多國央行暫停加息,釋放了放棄貨幣政策緊縮措施的轉向信號。
美國《巴倫周刊》報道指出,全球主要央行在緊縮貨幣政策方面,不再站在同一陣線,未來趨勢可能朝停止加息方向傾斜。
今年2月開始,韓國央行暫停加息,在4月11日的議息會議上再次維持利率不變。3月,加拿大央行加入暫停加息隊伍;上周,澳大利亞央行暫停了長達一年的加息行動,澳央行此前已累計加息10次,共350個基點;印度央行上周也令市場意外,宣布暫停加息。
市場人士表示,近期金融系統風險加大,令越來越多的央行考慮暫停緊縮貨幣政策,印度央行肯定不會是最后一家暫停加息的央行。
凱投宏觀新興市場副首席經濟學家薩哈表示,如果通脹不下降,加息周期可能會恢復。“但考慮到疲弱的增長前景,以及通脹可能在不久之后回落至印度央行的目標范圍內,我們的觀點是,緊縮周期已經結束。”
美國貨幣政策決策者也面臨相似問題。《巴倫周刊》報道援引市場人士觀點認為,美聯儲除了預計在5月加息25個基點外,接下來可能會反手降低利率。對此,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11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一旦通脹開始下降,美聯儲將需要考慮調整利率,可能還會降息,以確保經通脹調整后的利率不會過高。
他指出,美聯儲3月利率點陣圖顯示,明年和后年利率都會下降。
歐洲央行方面,該行在3月加息了50基點,但由于受到銀行業風險的沖擊,歐洲央行還未給出5月利率指引。
食品價格居高不下
盡管全球貨幣政策轉向的風潮開始,但在歐美等地,由食品推高通脹的風險持續,可能會令央行決策面臨兩難。
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期報道指出,能源價格在烏克蘭危機持續逾一年后回落,但作為家庭重要消費支出的食物成本還在不斷上漲。雖然業界預計食品價格未來幾個月會降溫,但如果央行處理不佳,加之勞工要求加薪,可能進一步令物價出現螺旋式上升。
在截至3月的一年間,歐元區的食品、酒類和煙草價格大漲15.4%,能源價格下跌0.9%;截至2月的一年間,美國的食品價格上漲10.2%,漲幅遠高于能源價格上漲的5.2%。
報道稱,自2022年4月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市場里的食品價格一直在走跌,問題可能是農產品售價與家庭支付食品價格的變動存在滯后現象,而且原料成本只是最終價格的一部分,消費者還須支付加工、包裝、運輸和配送的費用。農場到餐桌之間的差距,讓經濟學家看到了其他問題:食品供應鏈企業可能漲價過猛,甚至超過他們必須轉嫁的成本。
高糧價將是各國央行面臨的棘手問題。央行決策者多半更關注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脹,但食品和能源在內的總體通脹會影響民眾對物價走勢的預期。食品是多數家庭每天購買的商品。這可能導致勞工要求提高工資,結果又再反映到物價,推升通脹率。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