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鋼鐵行業再次來到新的“十字路口”:上游,鐵礦石和焦炭價格巨幅震蕩、大多數時候高位運行,成本大幅上升;中游,國家出臺政策對產能產量“雙限”、能耗“雙控”,投入增加;下游,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需求趨緩,利潤下降。
“通過補鏈強鏈延鏈,推動鋼鐵深加工產業鏈特色化、集聚化、規模化、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鋼鐵企業才能牢牢把握市場競爭力和發展主動權,充分抵御外部風險。”陜西省鋼鐵深加工產業鏈鏈長、省國資委副主任韓紹安說。
破釜沉舟 陜鋼以“改”求生
陜西有陜鋼集團(下屬有龍鋼公司和漢鋼公司)、漢鋼集團、略鋼公司、華鑫特鋼公司4家鋼鐵企業,其中陜鋼集團鋼材產量占比達87%。
2012年以前,全國鋼鐵企業都躺在“舒適圈”,工資高、待遇好。2012年是分水嶺,在產能過剩和經濟下行雙重壓力下,整個行業遭遇“寒冬”。
“在行業上升期,其樂融融。而在下行期,各種問題就暴露出來了。”陜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海峰說,“體制機制問題最先暴露。比如投資決策做一個項目,民營企業決策快、建設快、投產快,而國有企業左一個批文、右一個批文。一個生產線,人家都干一年了,你可能還在等決策。等決策出來了,市場已經發生變化。此外,機構臃腫,冗員多、效率低,一個人能干的事情,兩個人在干。”
2015年鋼鐵價格斷崖式下跌,全國鋼鐵企業密集虧損。當年盈利水平在全國排名倒數的陜鋼,更是艱難度日。
2016年,陜鋼破釜沉舟,以“改”求生。
陜鋼先后為龍鋼公司和漢鋼公司引入職業經理人,并匹配市場化考核機制和市場化薪酬,對員工實行差異化薪酬,將員工從2.6萬人減到1.8萬人。
“我們充分為職業經理人放權。”楊海峰說,“看到好的產品,職業經理人可以自己作主直接開發,我們只需要用業績考核他。”
“陜鋼人充分嘗到改革的紅利。”楊海峰說。
2017年,陜鋼鋼鐵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實現利潤19億元,一舉扭轉了持續6年的虧損局面。此后,陜鋼在全國鋼鐵行業中的綜合競爭力持續提升,從2016年的B級(較強),提升到2017年的B+級(優強),2018年到2021年蟬聯A級(特強)。
陜鋼成功的改革實踐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
“鏈”上發力 鋼鐵行業迎機遇
陜鋼龍鋼公司里,沒有煤灰撲鼻,沒有粉塵遍地,也沒有冒著黑煙的大煙囪。這個占地7000多畝的廠區更像一個大花園。
“改革為陜鋼帶來了發展紅利,無論是裝備水平,還是環保、技術、管理以及企業效益等方面都有了較大提升。但和國內大型鋼鐵企業相比,仍存在產業規模小、布局分散等問題。”楊海峰說,“另外,企業技術升級慢、鋼材產品結構單一等現狀也表明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弱。”
從產業上游來說,陜鋼對國外鐵礦石的依賴度達80%左右,煉鋼所需熔劑也全部購自省外,和沿海鋼企相比,增加了運輸成本。
從產業中游而言,陜鋼產能每年約1300萬噸,加工產品多為普通鋼,深加工產品約占全年鋼材產量的25%,沒有人們熟知的優特鋼等產品。多年來,陜鋼鋼材以傳統建材為主,其次為板材、鋼材制品等,主要用于房地產、基建以及石油行業,其深加工產品多為焊管、網籠、網片、鋼絲鋼絞線等低附加值產品。
再看產業下游,省內汽車制造、機械加工、航天等制造業企業所需的軸承鋼、齒輪鋼、汽車板、不銹鋼、高級管線鋼等優特鋼材基本依賴外購。
去年6月,陜西省委、省政府把鋼鐵深加工產業鏈確定為23條重點產業鏈之一,省國資委是包抓責任單位。陜鋼是“鏈主”企業。
“我省重點發展鋼鐵產業鏈,對鋼鐵行業是難得的機遇。”楊海峰說,“全省鋼鐵產業一盤棋發展,有助于鋼鐵上下游企業鞏固優勢、補齊短板,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有效應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作為‘鏈主’企業,今年,陜鋼將繼續把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做深做實,讓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勁頭更足,進一步激活職工的創新動能。”楊海峰說,“我們還主動上馬一批設備改造項目,進一步做強陜鋼品牌。”
“鏈長”包抓 提升產業鏈有底氣
陜西有沒有提升鋼鐵深加工產業鏈的底氣?
陜西其實不缺上游資源。煉鋼所需的鐵礦石、石灰巖、焦炭等,我省都有儲備,分散在不同的區域和行業。
鐵礦石成本約占鋼鐵成本的50%。目前,我省的菱鐵礦石探明儲量約3.02億噸,屬全國特大型菱鐵礦床之一,缺點是品位低,需要加大科技攻關,實現鐵礦粉低成本開發生產。此外,我省焦炭資源豐富,但需要實現焦鋼一體生產,熔劑所需的石灰巖也有待開發。
“中游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我們有創新要素。”韓紹安說。我省擁有專門開展鋼鐵產業研究的大學和科研院所,如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西安科技大學以及陜西冶金設計研究院、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等,可以針對我省鋼鐵產業發展實際揭榜攻關。
下游省內制造業企業為數眾多,對高強度合金特殊鋼的需求量較大,有助于推動我省鋼鐵產業向精品化路線發展。
“現在,市場競爭不只是企業之間的競爭,更是整個產業體系和配套能力的競爭。產業競爭根本在于產業鏈。我們不僅要把上中下游‘鏈’起來,還要推動產業鏈補鏈強鏈延鏈。”韓紹安說。
去年以來,省國資委對鋼鐵企業進行實地調研,厘清全省鋼鐵產業鏈現狀,并制定出臺陜西省鋼鐵深加工產業鏈提升方案、三年行動方案等。
三年行動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措施和時間表。
三年行動方案重點推出補鏈強鏈延鏈三大任務:構建上游鐵礦石、焦炭、熔劑、再生鋼鐵資源四大保障體系,降低鋼鐵行業對外部資源的依賴度實現補鏈;強化中游裝備升級、產品結構調整、配套項目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等六項增效措施,不僅能生產普通鋼,還能生產優特鋼,增強競爭實力實現強鏈;加速下游韓城精品鋼材生產基地、漢中鋼材制品產業集群、西安鋼鐵產業服務轉型三大基地建設,深化與下游企業合作達到延鏈。
韓紹安表示,省國資委將以“鏈長”包抓制為抓手,進一步落實專班成員單位責任分工,建立完善相互協調、上下聯動工作機制,整合各方資源,推動營商環境、創新、技術、人才、金融、物流等要素有機融合。今年工作重點將圍繞提升方案、三年行動方案、2022年工作臺賬、重點項目清單既定任務,加快推進一批產業升級、企業招引、創新攻關、改革重組、對外合作等重點項目落地實施,全力推動我省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