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在公積金方面出臺購房支持政策。
8月18日,據“西安發布”公眾號消息,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楊凌、商洛、運城、臨汾、天水、平涼、慶陽、延安、三門峽等14個城市簽訂了《關中平原城市群住房公積金協同發展合作協議》,將在住房公積金互認互貸合作、提取業務協作、資金風險防范、理論研究共享等四個方面建立常態化長效協作機制。
同日,西安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落實合作協議要求,發布通知稱,恢復辦理在西安市購買自住住房的關中平原城市群成員城市(寶雞、咸陽、銅川、楊凌、運城、臨汾、天水、平涼、慶陽市)和觀察員城市(延安、三門峽)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住房公積金貸款業務,以上城市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與西安本地繳存職工享有同等貸款權益。
另據多家機構統計,近期,湖南省、重慶、鹽城等多個地區對“商轉公”貸款予以支持。
業內人士認為,短期來看,公積金相關政策仍是各地促進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入市、支持購房需求釋放的重要舉措,在降低購房成本的這一維度下,各地或將繼續結合自身公積金使用的實際情況因城施策。
西安等14城將實現公積金互認互貸
據“西安發布”公眾號消息,8月18日,2023年關中平原城市群市長聯席會議和住房公積金協同發展分會在西安市召開。會上,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楊凌、商洛、運城、臨汾、天水、平涼、慶陽、延安、三門峽共14個城市簽訂了《關中平原城市群住房公積金協同發展合作協議》,攜手推動關中平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此舉是為充分發揮住房公積金制度住房保障功能,順應關中平原城市群人員有序自由流動需求,促進城市群房地產等行業的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有力推動城市群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各城市從經濟社會發展和便民利企的角度考慮,自愿結成城市群住房公積金業務合作伙伴關系,積極構建關中平原城市群住房公積金常態化合作機制,全面推動城市群住房公積金一體化協同發展。
合作協議簽訂后,城市群各成員城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將成立工作專班,加強協調聯動,研究解決城市群住房公積金協同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需要推動的工作,在四個方面建立常態化長效協作機制。
一是建立互認互貸合作機制,城市群各成員城市在尊重差異化貸款政策的基礎上,實行繳存信息互認,共享購房貸款權益。可結合當地實際,修訂完善異地貸款業務細則,升級改造信息系統,優化貸款業務流程,縮短貸款辦理周期,創新貸款服務方式,積極開展城市群異地貸款業務合作。
二是建立提取業務協作機制。支持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在非繳存地城市購買自住住房,且符合繳存地住房公積金購房提取條件的購房人,在購房地申請提取個人賬戶內的住房公積金,以代收代辦等形式協作辦結住房公積金提取業務。
三是建立資金風險防范機制。探索研究住房公積金資金融通、異地貸款貸后催收及還款異地扣劃等事項,加大核查違規使用住房公積金的合作力度,積極協助核實和查處騙貸、騙提違法行為,形成治理合力,共同防范資金風險。
四是建立理論研究共享機制。城市群各成員城市將結合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特點規律,適時分析住房公積金發展形勢,圍繞住房公積金政策執行、業務發展、服務提升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堵點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共享理論研究成果,為城市群住房公積金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當日,西安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落實《關中平原城市群住房公積金協同發展合作協議》要求,發布《中心關于關中平原城市群住房公積金協同發展互認互貸有關事項的通知》稱,恢復辦理在西安市購買自住住房的關中平原城市群成員城市(寶雞、咸陽、銅川、楊凌、運城、臨汾、天水、平涼、慶陽市)和觀察員城市(延安、三門峽)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住房公積金貸款業務,以上城市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與西安本地繳存職工享有同等貸款權益。
多地支持開展房貸“商轉公”業務
另外,近期,多地出臺公積金方面的購房支持政策,其中,多地支持開展房貸“商轉公”業務。
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2022年福州、煙臺、洛陽等地區出臺“商轉公”政策,2023年以來,湖南省、重慶、鹽城等多個地區對“商轉公”貸款予以支持。
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包括重慶、長沙、武漢、揚州、鹽城、常州等超20城支持開展“商轉公”業務,預計后續還會有其他城市跟進實施。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商轉公”在提高公積金使用效率的同時,也有利于減少已購房家庭貸款利息支出,降低購房成本。對于房地產市場來說,“商轉公”單一政策很難扭轉市場預期,仍需與其他政策協同配合,共同促進房地產市場逐步企穩。
陳文靜進一步表示,辦理“商轉公”貸款條件較多,并受住房公積金個貸使用率限制。如湖南省“商轉公”貸款業務僅支持擁有唯一一套自住住房的職工家庭申請辦理,并對商轉公貸款業務實行動態管理,當個貸率高于90%時,將暫緩商轉公貸款業務預約及受理。根據住建部、央行等部門公布數據,截至2022年末,住房公積金繳存余額9.2萬億元,貸款余額7.3萬億元;同期個人住房貸款余額超38萬億元。可見公積金繳存余額與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之間差距較大,“商轉公”的規模受限,對其設置條件和門檻仍具備一定必要性。
陳文靜認為,短期來看,公積金相關政策仍是各地促進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入市、支持購房需求釋放的重要舉措,在降低購房成本的這一維度下,各地或將繼續結合自身公積金使用的實際情況因城施策,推行“商轉公”相關政策的城市有望繼續擴圍。整體來看,“商轉公”在降低購房成本的同時,也有利于一定程度上釋放居民消費潛力。(證券時報)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