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投資在整體投資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主力軍,是支撐我國投資增長、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的重要力量。
然而,受一系列因素影響,今年以來,我國民間投資增長持續低于整體投資增速,前三季度僅增長2%。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促進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
在此背景下,多部門多措并舉,在推動民間投資上發力: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六個方面提出21項具體舉措;證監會日前表示,鼓勵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發行REITs,推動解決民企參與試點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盡快推動相關項目落地。
距離2022年結束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如何抓住時間窗口,發揮好民間投資在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方面的作用,顯得至關重要。在此過程中,需發揮好民間投資主體——民營企業的作用,增強民營企業長期投資信心。
一方面,要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投資標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民間投資參與102項重大工程等項目建設”“支持民間投資參與科技創新項目建設”。筆者注意到,這些項目既涉及科技前沿攻關,也涵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還指向眾多基礎設施領域。讓民間資本投資這些項目,可謂是相得益彰:一方面可以為民間資本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投資標的,另一方面,民間資本的參與可為項目建設提供更多資金、技術方面支持,進而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發展動能。
另一方面,需助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而資本市場可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創新完善企業股權、債券融資工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意見》提出,“完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機制,加大對民營企業發債融資的支持力度。”從證監會層面看,今年以來,證監會廣泛調研、找準癥結,推出完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機制“7條措施”,目前取得積極成效。此外,股權融資方面,民營企業股權融資渠道不斷拓寬,特別是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在推動資金流向民營企業方面的作用正不斷發揮。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惫P者認為,眼下,各地各部門要抓住時間窗口“強內功”“改環境”,有效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促進投資持續向好,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證券日報)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