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歐佩克發布了12月月度報告,多個產油國的減產成績出爐。
其中,一個國家的原油產量格外惹人關注——那就是伊朗。月報顯示,伊朗去年12月原油產量增加2.0萬桶/日至200.2萬桶/日。
另外一個原油權威機構統計的數據則更為樂觀。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的最新調查根據調查,去年12月份伊朗的原油日產量為204萬桶,是去年3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伊朗原油增產工作看來開展得十分順利。早在1月11日,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IOC)簽署了8個價值12億美元的項目,這可能會使伊朗的石油產量提高9.5萬桶/日。NIOC總經理Masoud Karbasian在儀式上表示,2019年1月簽署的首批增產項目已完成約30%,其中一些油田已開始生產。
伊朗石油部長Bijan Zanganeh表示:“如果不增加產量,承包商將得不到報酬。”在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后,他一直在倡導提高石油采收率,并為應對美國的制裁做準備。
油市投資者普遍預計,拜登上臺將刺激伊朗繼續增產。拜登上臺之后,美伊的緊張局勢有修復的希望。據環球網,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7日援引以色列媒體報道稱,拜登團隊官員目前正與伊朗就美國重返伊核協議的條件進行談判,法國、英國和德國周末發布聯合聲明稱,吁伊朗遵守核協議。
然而,外媒最新報道卻為市場潑了一盆冷水。
報道指出,拜登表達了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和伊核協議的意愿。但是,與伊朗修好,包括解除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仍需要一段時間。
近年來,雙方劍拔弩張。美國對伊朗實施大量制裁,違反了協議條款;而伊朗將其鈾濃縮提高到20%,也超出了伊核協議設定的限制。
2015年伊朗核協議談判時,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都強烈反對該協議,阻止該協議的提案獲得當時的參議院批準,而現在美國國內仍有部分人士反對伊核協議。
另外,伊朗強硬派也表示了對該協議的反對。伊朗上月投票決定,如果美國不解除對其石油和銀行業的關鍵制裁,伊朗將終止對其核設施的國際檢查。
伊朗將于6月18日舉行總統大選,來自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候選人可能會接替現任總統哈桑魯哈尼,屆時他們將更不愿意接受對伊朗常規武器的限制協議,這可能會使伊核談判變得更加困難。
因此,雙方的政治分歧似乎一時半刻仍難以解決。
如果美國解除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伊朗的原油產量將會相對較快地恢復此前近400萬桶/天的水平,這是4年來的最高產量,此前2016年短暫解除制裁后就達到了這一水平。但外媒分析師預計這種這種情況不會很快發生,伊朗石油出口的任何增加都可能導致美國更進一步的制裁。
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大多數伊朗石油的買家都將選擇觀望。在美國的制裁下,歐洲、日本、韓國或印度的煉油商可能不會公開購買伊朗原油。
因沙特的臨時減產,中國可能會增加從伊朗的原油進口,以彌補產量損失。但近幾個月運往中國的大量伊朗石油仍存放在保稅倉庫中,未經過精煉,也未售出。分析機構Energy Aspects估計這一數字為3000萬桶。中國需求的增加,將暫時緩解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的壓力。不過,中國也可能通過轉移現有的的原油庫存來完全滿足需求。
外媒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從伊朗走私的原油和精煉產品的數量可能會緩慢上升,但預計數量不會太大。伊朗石油的大量涌入不會很快抵消油價回升帶來的影響。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