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堅持對外開放,企業也需要有開放精神。陳生強認為,科技公司不應該固步自封,要想把自己的價值做到最大化,需要真正打開自己做開放生態。科技公司與實體經濟企業,科技公司與科技公司之間,應該打破壁壘聯合起來,在合作共享中實現共贏,共同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當前中國經濟正在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科技創新是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的一個戰略支撐。陳生強認為,科技公司在創新方面,主要圍繞著數字化、智能化展開。線上線下融合是必然趨勢,而線上線下融合的關鍵就是數字化,不再是O2O,而是O+O。用數據能力和人工智能技術去服務實體經濟,讓傳統一二三產業都能夠實現從信息化向數字化迭代。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的最大增長點,成為下一時代的主導模式。
陳生強表示,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的不斷進步,科技手段將助力防范金融風險,可以幫助到金融機構更好地去下沉到關于企業的整個生產以及銷售的環節。通過技術去預測企業的未來的產品需求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金融機構降低整體信用風險。
陳生強介紹,經過從1.0到2.0階段的迭代,京東金融目前將自己定位為一家服務于金融機構的科技公司,其核心商業模式是B2B2C。其中第一個B是京東金融,目前階段中間那個B是金融機構。未來,中間那個B也可以是政府、非金融企業,最后的C可以是中小微企業,也可以是個人消費者。通過這種方式為金融機構提供企業級服務,助力金融機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實現戰略升級。陳生強稱,“B2B2C模式的盈利方式,就是從資產方式獲利變成服務方式獲利的一個過程。”
“2.0階段,京東金融成為了一家服務于金融機構的科技公司,這是我們現階段的核心定位。”京東金融CEO陳生強在博鰲論壇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
陳生強心中的京東金融2.0是怎樣的?
事實上,陳生強曾在多個場合解釋過京東金融2.0規劃。
“京東金融現在的定位是一家服務金融機構的科技公司,其核心商業模式是B2B2C。”他說。
這個B2B2C指的是什么?
這個模式聽起來復雜,實際上很簡單。其中第一個B是京東金融,目前階段中間那個B是金融機構。未來,中間那個B也可以是政府、非金融企業,最后的C可以是中小微企業,也可以是個人消費者。簡單說,就是京東金融給金融機構提供服務,并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個人和企業客戶。
京東金融當下定位是助力金融機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實現戰略升級。也就是說,該公司不以擴張資產負債表為盈利模式,而是專注于場景、獲客、運營、風控、交易和系統服務等,賺技術服務的錢。但是與其他的技術服務商不同的是,京東金融的利益是跟客戶綁定在一起的,不是客戶的成本中心,而是利潤中心。
目前,京東金融在為B端(金融機構、政府、非金融企業)服務方面,有了廣泛的布局及扎實的產品落地。
針對金融機構,今年3月,京東金融針對銀行發展零售業務的痛點,推出幫助中小銀行提升零售信貸能力的智能信貸產品——“北斗七星”。其中包括信貸平臺、量化營銷、智能身份識別、智能信貸系統、大數據風控、ABS資產云工廠、風險運營七大模塊,可以幫助銀行打造前、中、后端平臺,涵蓋從系統搭建到獲客、風控、用戶運營、貸后管理、資產處置等業務全流程中的每個節點。
其次,京東金融在城市建設方面的應用也已經開展。在智慧城市建設層面,京東金融城市計算事業部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服務于政府和大型國有企業,解決城市里的交通、規劃、環境、能耗、商業和城市安全等痛點,提高大型企業產能和業務效率。同時,將與高校及科研院所聯合研究和攻關城市計算領域前沿技術,推進該領域的產、學、研、管、用一體化進程,助推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的結合。
除此之外,在企業端,京東小白信用聯手獵聘網推出職場領域首個信用評價體系,雙方通過將基于身份認證、社交人脈、信用歷史、行為偏好、簡歷質量等關鍵信息,建立和運用信用評價模型,多維度、動態化地記錄“職場人”的信用狀況,可有效提升企業的招聘效率、降低招聘成本。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金融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比喻說,升空的火箭是兩級動力推動,科技對金融的滲透就相當于是推動金融變革的第二級力量。
科技似乎已成為一個大家不得不說的“故事”,但京東金融從1.0到2.0,最大的邏輯是不是因為現在大家都在談科技、因為監管,才往這個方向走?
陳生強給出了否定答案,他說,“從1.0到2.0,最大的邏輯不是因為現在大家在談科技、因為監管,我們才往這個方向走。而是我們經過深刻思考,經過拷問自己公司最核心的價值是什么,才決定走這樣一條路。”
他回憶稱,“我們最開始做金融業務的邏輯,是以用戶需要為導向搭建的,包括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財富、眾籌以及保險、證券。實際上,在這個階段我們大量用科技做整個業務,科技是一個基本邏輯。互聯網模式實際上是可以快速可復制的,快速可復制必然意味著你的變更成本很低,所以這是一個互聯網邏輯。這個屬于京東金融的1.0階段,我們用科技去做金融業務,去提升行業效率,降低行業成本,同時提升客戶體驗。”
但到了今天,金融科技2.0又有什么不同?
“2015年,我當時一直在想1.0模式未來的天花板和限制到底是什么。這是一個核心問題,只有把這個問題想明白之后,才知道未來的路到底應該往哪兒走。1.0的時候,我們是用金融科技的方式做金融。如果按照1.0的模式走,我們的發展規模上限是考量凈資本。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凈資本的基礎上,讓資金利用效率更高,也就是說同樣的錢可以賺更多的錢,風險更小、風控引擎可以做得更好,僅此而已。但是我認為這不是我們真正的核心能力,我并不認為中國缺一家科技能力很強的金融機構。”陳生強談到。
但如果不是志在成為一家科技能力很強的金融機構,那么陳生強覺得京東金融的核心能力在哪里?
他認為,“我們的核心能力在整個用戶的運營層面,在我們對金融的理解層面,在運用科技手段為金融服務層面。我們要用這個核心能力去做企業服務,為金融機構做服務。”
他進一步提到,京東是改革開放過程中的見證者和受益者,在接下來打造開放的服務生態的過程當中,也會繼續發力。京東金融定位為一家服務于金融機構的科技公司。這種定位下,京東金融將用開放的心態與金融機構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助力金融機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實現戰略升級。
第一,逐漸把原有的金融業務不斷地轉給金融機構,實際上真正實現金融回歸金融。
第二,把現有的用戶能力、產品設計能力、技術能力,以及在客戶的體驗方面的一系列的能力整體輸出給金融機構,實現全鏈條的輸出。
第三,京東金融暫時不具備的能力,去聯合相關公司,一起去做服務。
此外,陳生強還表示,在現在的市場上,有很多能夠為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的公司,但大多都是賣一套硬件、一套軟件或者一個數據庫,大多是產品導向,為經營過程負責,不能給金融機構帶去新的用戶,也不能帶去商業模式上的升級。陳生強稱:“但京東金融的商業模式不一樣,這個模式先用數據和技術去解決金融的問題,然后帶著場景和客戶,把這些創新金融業務再還給金融機構。讓金融回歸金融,讓科技回歸科技。”
來源:五道口保理學院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