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斌介紹,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加快推進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工業通信業發展呈現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的良好態勢。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4%。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成效明顯。堅定不移“去產能”,大力破除無效供給,規范強化行業管理,合規產能有序釋放,上半年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加快1.2個百分點,前5個月實現利潤增長43.8%。鋼鐵產能利用率為77.7%,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大力推進工業強基、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工程建設,積極推動增材制造、工業機器人、超高清視頻等新興產業發展,拓展重大技術裝備應用,新舊動能轉換有序推進,上半年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消費品工業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著力提升中高端供給能力,不斷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長6.5%,適應消費升級的產品增長較快。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關停一批環保不達標的散亂污企業。
制造強國建設深入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大飛機、核高基、寬帶移動通信、高檔數控機床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持續推進,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有序展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啟動實施,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項目加快落實,新動能加快成長,工業供給質量和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1%,快于全部制造業投資6.3個百分點;完成工業增加值增長11.6%,快于整體工業4.9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產量增勢較好。前5個月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6%。
降本減負力度加大,工業企業盈利能力增強。降低制造業增值稅稅率和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標準等政策措施陸續出臺,助力工業企業經營狀況持續改善。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6.5%,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同比提高0.35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31元;每百元資產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同比提高2.4元,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
提速降費落實生效,互聯網規模不斷壯大。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7月1日全面取消國內手機流量“漫游”費,上半年移動流量平均資費較2017年底下降46.2%。6月底100Mbps及以上用戶占比達到53.4%,較年初提高13.5個百分點,光纖接入用戶占固定寬帶用戶總數的86.7%。融合類新業務呈高速增長態勢。互聯網持續較快發展,上半年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實現業務收入增長22.8%。全面參與5G標準制定,5G技術研發試驗有序推進。
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制造業總體上仍處于產業和價值鏈的中低端,國際經濟環境不穩定性有所上升,工業持續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下一步,我部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緊緊圍繞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對標對表高質量發展要求,認真落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努力實現全年工業通信業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在回答媒體關于工業經濟亮點的問題時,黃利斌表示,概括起來是:工業生產形勢總體穩定,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穩的基礎牢固,進的動能集聚,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增多。當然,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保持工業平穩增長和實現高質量發展仍然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一是工業延續去年以來穩中向好的勢頭。回顧近幾年來的運行情況,應該說工業經濟運行經歷了一個持續下行的壓力,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2012年的10%、2013年9.7%和2014年的8.3%,回落到2015和2016年的6.1%和6%。針對這種形勢,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政策措施,2017年工業增速回升到6.6%,今年上半年工業增速也達到了6.7%,應該說快于我們年初預計的目標,保持了平穩增長的勢頭。與此同時,工業經濟運行的質量效益實現穩步提升,工業產能利用率從2016年的73.3%回升到2017年的77%,今年上半年同比又回升了0.3個百分點,實現利潤從2015年同比下降2.3%,轉為2016年、2017年分別增長8.5%和21%。今年前5個月在去年同期較高的基數上繼續增長16.5%,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同比提高0.35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下降0.6個百分點。
二是堅定不移化解過剩產能有力推進產業發展提質增效。我們知道,這些年來,一些行業發展一直受困于產能嚴重過剩這個頑疾,揮之不去。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安排,我們在淘汰水泥、平板玻璃等落后產能的基礎上,加大了鋼鐵等行業去產能力度,去年還開展鋼鐵、電解鋁等行業產能置換以抑制產能盲目擴張,依法依規取締了1.4億噸“地條鋼”產能,在水泥等行業實施錯峰生產等措施,引導企業合規釋放產能,積極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企業搬遷改造,這些舉措有力地推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使行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像鋼鐵行業2015年盈虧相抵實現利潤僅為526億元,而虧損企業虧損額就高達1398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僅為0.81%;我們再看今年的情況,今年前5個月實現利潤達到了1526億元,同比增長1.15倍;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上升到6.09%,同比提高2.83個百分點。像水泥、平板玻璃以及化工等行業的生產經營狀況都得到了明顯改善。
三是加快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不斷提升工業供給質量。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推動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廣泛應用,推進工業強基、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目前,制造業重點行業骨干企業數字化研發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了67.4%和48.4%,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上半年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2%和11.6%,大大快于整體工業的增速。高技術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1%,也比全部制造業投資增速高6.3個百分點。持續開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專項行動,推動傳統消費提檔升級、新興消費快速興起,中高檔供給能力不斷增強,適應消費升級的產品增長較快。制造業投資呈現出企穩回升的態勢。上半年我國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8%,比一季度加快3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7.7%,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15.3%。這些數據表明,我們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企業對轉型升級的意愿在上升,發展實體經濟的信心在增強。
當前我國制造業還處在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像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受制于人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還有一些中長期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矛盾與短期經濟運行中一些困難和問題相互交織,工業經濟持續向好基礎還要進一步鞏固和提高。經濟運行中還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下半年我們將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主動對標對表高質量發展要求,沉著應對外部各種風險挑戰,不斷提高工業生產的供給質量,持續擴大有效需求,努力保持工業經濟穩中向好的勢頭。
(整理自國新辦網站,僅供參考學習,不得商用)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