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簡單地下結論是否是利大于弊,而應當以開放的態度看待區塊鏈技術。” 近日,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胡濱接受鳳凰網財經國子策專訪時表示,區塊鏈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但限于目前區塊鏈技術低頻交易的局限還不能完全適應金融市場快速交易的特性。
對于監管部門如何應對金融開放帶來的挑戰,胡濱認為,應當著重關注對開放次序和策略的研究,在防范風險的同時,以改革的方式為防范風險提供動力,最終化解風險。
“我們要應對金融科技對監管帶來的挑戰,重要的是以技術應對技術,通過加強技術的力量來提高監管效率,應對技術的快速變化。” 胡濱表示,要切實做到監管技術的提高,需要加強監管部門和被監管的市場主體之間的技術共享和信息互動。
用開放態度看待區塊鏈技術
鳳凰網財經《國子策》:您如何看待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記賬對于金融監管可能發揮的作用?或者說,區塊鏈技術對金融監管而言,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胡濱: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說是否利大于弊。任何事物都有產生發展的過程,對其應用在不斷地摸索、研究過程中,所以我們不能基于現在對于區塊鏈技術的認識來分析它的利和弊,這是我的基本看法。
首先,應當看到區塊鏈具有廣泛地應用場景,這是大家的共識;第二,區塊鏈的應用目前處在逐步開發、推廣過程中。我們看到現在已經有一些落地的做法,特別是區塊鏈技術分布式記賬的不可撤銷,可能有利于信用的追蹤和記錄,特別是對于交易的登記制度可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現在的區塊鏈技術是低頻交易,所以它還不能夠完全適用于目前每天快速的高頻交易。在這個方面,區塊鏈技術在目前的應用當中,空間還有限。但是隨著未來技術的發展,空間是有的,所以我覺得要用開放的態度來看待。
監管應以技術面對技術挑戰
鳳凰網財經《國子策》:您如何看待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在現代金融監管中的運用?
胡濱:關于這個問題,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來看待。一方面,我們要看到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等給金融行業帶來的積極改變,其中最重要的是對于普惠金融,比如說移動支付,支付寶、余額寶使金融服務更加普及、更加便捷、更加快速了。
其次,金融科技降低了管理財富的門檻,這實際上滿足了十九大所提出的精神——老百姓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金融領域的落實,這主要在于多樣化的金融需求帶來的積極改變。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不可否認,因為技術的迭代十分迅速,它對金融行業、金融監管帶來重大的挑戰,這些挑戰我們目前還沒有適應,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具體來說,首先,就像剛才所說,在于跨界的挑戰。新技術的應用使得原有的、現有情況下分業監管的邊界更加模糊;其次,是風險傳染性的挑戰,科技因素使風險傳染更加迅速;第三是對現有的傳統監管技術的挑戰,基于原有傳統金融所設計的監管指標、監管措施、監管規則,不能適應新的技術,會失效。
我們要應對這些挑戰,重要的是以技術應對技術,監管部門需要通過加強技術的力量來提高監管效率,應對技術的快速變化。作為監管者,我們叫watchdog(看門狗),必須懂得專業技術,金融科技對監管技術提出新的要求,我們不能再依賴原有的監管方式。比如,對于人工智能的監管、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大數據的監管,對于個人隱私的監管等等,都不能再依賴對內部交易的監管;對操縱市場的監管,不能依賴原有傳統交易監管模式,而需要大量應用新技術進行監管。
要切實做到監管技術的提高,單靠監管部門自身力量是不現實的,要加強監管部門和被監管的市場主體之間的技術共享、知識共享和信息互動。監管者要了解技術,與運用技術的金融市場主體進行溝通,雙方溝通暢通對監管來說是個好的、雙贏的局面。
金融開放要考慮次序和策略
鳳凰網財經《國子策》:今年金融改革的一個重點是金融開放,那么對監管部門來說,金融開放可能帶來的挑戰有哪些?您覺得應該怎樣應對可能帶來的風險呢?
胡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繼續穩妥推進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這是金融領域未來一個基本的發展方向,這是毋庸質疑的。但對目前金融開放來說,我們加強風險防范、控制金融風險的同時,也需要通過以改革的方式來化解風險。也就是說,我們一方面要防范風險本身,另一方面向改革要動力來化解風險。
第三,我們在金融對外開放當中,要注意步驟和策略,有先后次序的考慮、戰略布局的重點,還要有一些開放策略的考慮。比如我們現在首先做的是金融機構的開放,接下來還有金融本身、利率市場與國際市場化的開放;還有資本項目的開放、資本市場的開放、資本項目的自由可兌換,人民幣的國際化等等,這些領域的開放都是需要考慮次序和策略的,這也是下一步金融對外開放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來源:鳳凰網財經《國子策》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