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經工信部認可的產能在百萬噸以上的鋼鐵業聯合企業有305家,若以單工序鋼廠計算則超過2000家。一方面是產能相對目前國內消費能力的過剩,另一方面則是產品同質化非常嚴重。產能過剩和產品同質化帶來的后果是業內競爭過度,難以積累轉型升級所需的資金、技術和人才,且更易長期徘徊在低端發展階段。一如業內專家所指出的那樣,我國鋼鐵業集中度低是比產能過剩更為嚴重的問題。
發布于2018年的《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年~2020年)》已明確,“十三五”期間,我國鋼鐵行業的產業集中度要達到60%。而目前鋼鐵行業集中度僅在35%左右,這一巨大的差距如何彌合,目前看主要是通過看得見的手來主導和推動來提高鋼鐵行業的集中度,輔助通過看不見的手來實現市場化的優勝劣汰和并購,但確實存在很多阻礙。
由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披露的信息可知,經過徹底清理排查,上半年我國共取締、關停“地條鋼”生產企業600多家,涉及產能約1.2億噸,相關企業已全部停產、斷水斷電。這是通過國務院幾次實地大督查后,從嚴處理、從嚴問責個別地方企業,嚴厲打掉過剩低端產能后取得的成績。這種行政式的從嚴從重查處方式,的確能起到雷厲風行、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過往經驗表明,類似運動式整治后,在地方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的掩護下,“地條鋼”很容易死灰復燃。這也是多年來鋼鐵業集中度提高進程緩慢的主因之一。
從經濟趨勢和市場發展規律看,鋼鐵業的兼并重組是大勢所趨。國外鋼鐵業巨頭多是通過兼并重組確立在其國內和國際上的強勢地位,在世界鋼鐵工業發展歷程中,主要經歷了四次大規模的兼并重組浪潮,分別確立了美國、日本、歐洲的鋼鐵業國際地位,如19世紀末20世界初美國鋼鐵公司收購卡內基鋼鐵公司以及其他784家獨立的公司,形成了當時世界第一鋼廠美國鋼鐵集團,成為世界上第一家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超級公司,其控制了美國鋼鐵產量的70%。
又如,寶鋼、武鋼聯合后,成為中國鋼鐵業的新“旗艦”,在全球鋼鐵上市公司中粗鋼產量排名第三,新寶武的業績令人振奮:今年上半年,合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1%,利潤總額更是足足翻了一番,這也為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留出了足夠的空間。不過,陳德榮也強調,“中國鋼鐵行業的兼并重組難度還是很大的,大量的鋼企背后都有地方利益、銀行債權處置等問題,鋼鐵企業的兼并重組之路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來源:國際商報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