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多月,全國供應鏈票據市場頻頻傳來好消息:山東通匯資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通匯資本”)成功落地首單直接模式供應鏈票據資產證券化產品;山東港口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港易付”供應鏈金融平臺順利接入上海票據交易所(以下簡稱“票交所”)供應鏈票據平臺,成為國內首家獲得直連資質的港航企業……
作為金融科技創新的重要成果,將供應鏈業務場景與票據應用有機結合的供應鏈票據業務,自2020年4月票交所上線運行供應鏈票據平臺后,開啟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創新突破、全面革新的發展之路,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如今,在新發展格局下,屬于供應鏈票據的高成長時代已經到來。
政策全方位支持
近年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應收賬款增幅明顯,企業資金周轉問題較為突出。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24年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26.92萬億元,同比增長8.5%;同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3.48萬億元,同比增長1.8%。可以看到,應收賬款占營收的比重達21.8%。
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長韓家平近期在公開場合發言時表示,需要從戰略高度重視企業信用建設,發揮供應鏈金融的價值。
作為數字供應鏈金融的重要一環,供應鏈票據基于真實交易背景,將核心企業的信用傳遞至上下游,在幫助企業獲得低成本融資的同時,保障供應鏈穩定運行,助力企業解決資金周轉難題,提升整個鏈條的資金使用效率。
2024年以來,供應鏈票據領域有多個重要政策出臺,助力供應鏈票據業務發展提質增速。
2024年11月,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關于開展供應鏈票據資產證券化創新試點的通知》,與票交所共同創新推動供應鏈票據資產證券化試點;11月,票交所發布《供應鏈票據資產證券化基礎資產操作指引》,明確供應鏈票據資產證券化基礎資產操作流程。
此外,聚焦上海、湖北等地的監管機構,也有多個支持供應鏈票據發展的文件出臺。例如,2024年6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發布的《上海銀行業保險業建設供應鏈金融示范區行動方案》強調,在加強合規管理和風險控制以及確保真實貿易背景的前提下,促進供應鏈票據等各類票據規范使用。
總體來看,中國人民銀行、票交所等部門和機構持續為供應鏈票據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支持。在頂層設計上,圍繞決策層對實體經濟和票據市場的重要部署,做好供應鏈票據戰略規劃;在政策制定上,打出有力的政策“組合拳”,發揮政策引領導向作用;在應用拓展上,持續推動供應鏈票據平臺建設,創新產品與模式,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增強票據融資便利性。
激發供應鏈票據市場活力
金融管理部門的重視以及有關政策的完善,激發了市場活力,也帶動了市場各參與主體的積極性。
2024年12月,山東通匯資本成功發行2024年度第一期魯高速—路橋集團供應鏈票據定向資產支持商業票據,基礎資產為山東省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承兌的未貼現供應鏈票據,發行金額3200萬元。這是一次在供應鏈票據資產證券化領域,省屬投資企業牽頭、票交所支持、企業協同攻關的成功案例,讓涉及的49家中小微企業獲得批量、快速、低成本的資金支持,實現了零的突破。
稍早之前,依托日照港港口優勢的日照銀行以數字化為支撐,繪制“產業、生態和企業”三張圖譜,將供應鏈金融服務沿貨物流向拓展至沿黃鋼鐵產業等制造業加工產業集群。
事實上,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票據業務時,涉足鋼鐵領域比較常見,那么日照銀行的服務方案有何特色之處?
“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活躍度和復雜性并存的背景下,鋼鐵產業鏈正面臨諸多挑戰,經營壓力攀升,在產業鏈采購環節,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尤為凸顯。”日照銀行相關業務人員告訴《金融時報》記者,對此,在服務臨港鋼鐵產業鏈主企業方面,匹配商票保貼額度,鋼廠原材料采購階段支付供應鏈票據,日照銀行為其上游多級供應商提供供應鏈票據融資服務,化解鋼廠付款壓力。在服務黃河流域鋼鐵產業鏈屬上下游企業方面,日照銀行提供“電子倉單+進口信用證+供應鏈票據”環環相扣的綜合服務方案。在原材料進口環節,通過港口未來貨權電子倉單質押模式,為鐵礦石/煤炭等原材料供應商開立進口信用證,解決輕資本企業跨境貿易資金難題;在原材料到港提貨環節,將供應鏈票據嵌入鋼廠向供應商付款場景,通過質押鋼廠簽發的供應鏈票據,為供應商解押倉單釋放貨物,供應鏈票據到期兌付歸還進口信用證。
數個方案的成功落地,讓供應鏈票據的發展邁上新臺階。根據市場觀察,企業數量排名全國第二的山東正成為供應鏈票據發展的新高地,轄內各類金融機構大力推動數字供應鏈金融發展,深化票據業務創新,積極拓展供應鏈票據應用場景。
促協同創新發展
從更為宏觀的供應鏈金融視角來看,“供應鏈金融的供需兩端,金融機構和企業均對供應鏈金融服務提出了諸多創新需求。這一現象促使金融機構與產業界深度融合,開始提供定制化和針對性的多樣化融資解決方案。”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宋華直言,企業方面也開始主動與金融機構合作,加強產業供應鏈運營的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優質業務和資產,有效拓寬了融資渠道。
因此,供應鏈票據參與機構在走好深耕產業、融入生態、數實結合道路的過程中,離不開與票交所的交互與協同。
《金融時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山東通匯資本定期與票交所進行系統交互,確保系統功能的前沿性和先進性。
“我們是全國首批完成重大新功能上線的直連機構。目前已實現了‘平臺模塊化、數據可視化、工作移動化、系統融合化’的產品矩陣策略。”據山東通匯資本相關負責人透露,企業正在有序推進“票據有限追索”系統功能的研發和測試工作,待票交所統籌安排上線。
展望未來,隨著供應鏈票據這一創新工具在綠色環保、科創金融、外貿出口訂單融資等領域的廣泛應用,供應鏈票據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機遇,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產業鏈健康繁榮。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