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會議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在具體任務中,會議強調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和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
Q “人工智能+”是什么? 人工智能通常指的是由計算機系統所表現出來的智能行為,這些系統通過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和算法來模擬人類的智能。而“人工智能+”則是一個更加寬泛的概念,它指的是人工智能作為一種基礎性、驅動性的技術力量,與制造、醫療、教育、交通、農業等多個領域進行深度融合,創造出新的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從而推動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和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革。 業內專家表示,人工智能強調技術本身,“人工智能+”更加強調的是跟行業、場景的融合,這是兩者主要的區別。 “人工智能+”不僅是一個戰略提議,更是一個行動指南,將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性進展與國家產業的升級需求緊密結合,顯得尤為重要。 Q “人工智能+”+什么? “人工智能+”的“+”就是“各行各業+各種應用場景”,把人工智能有效應用到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同時,“+”還可以讓每個人站在人工智能肩膀上發揮想象力、創造力,成為更有競爭力、能夠開拓未來的新人類。 我國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正在為各行各業帶來全新賦能,為企業與個人的發展帶來新機遇。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業采用率已達15%,市場規模約為14.4萬億元。203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為全球貢獻近90萬億元的經濟價值,中國將突破30萬億元。 專家指出,“人工智能+”可能不是一個簡單的加法,應該是一個化學反應,甚至是“核反應”。一方面這種先進生產力和行業結合,本身就能提高各行業的效率,同時這樣的結合也會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創造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 從應用端看,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毫無疑問能夠給生產力帶來巨大飛躍,這是以新型工業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需求。從供給側看,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活躍,產業體系完備,具備支撐全行業應用人工智能的良好基礎。 Q “人工智能+”如何+?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正成為產業創新和驅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因素,但“人工智能+”究竟如何“+”? “人工智能+”行動的關鍵在于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可以通過探索設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專項基金等,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差異化研發,減少過度同質化競爭。 未來產業也是近年來一系列政策規劃落地的方向,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未來產業主要聚焦于以下九個領域: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來顯示、未來網絡、新型儲能。這些領域均代表了前沿科技的發展方向,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 相關專家表示,“人工智能+”行動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借助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加強基礎研究與技術創新、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等措施,可以有效培育和發展未來產業,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