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傳統供應鏈金融模型中的挑戰
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模式中,核心企業被視為整條供應鏈的信用基石,其財務狀況直接決定了金融機構的風險評估標準以及貸款決策。然而,這種依賴核心企業的模式卻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核心企業負擔加重:包括財務成本和管理成本的上升。 高額信用擔保需求:給核心企業帶來了較大的信用保證壓力。 中小微企業的增信障礙: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微企業在獲取融資時面臨增信困難。 金融機構風險控制能力受限:數據處理成本高昂且風險控制復雜 02. 八部門共同推動脫核供應鏈金融
2023年11月底,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全國工商聯等八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首次提出脫核供應鏈金融,并指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積極探索供應鏈脫核模式,支持供應鏈上民營中小微企業開展訂單貸款、倉單質押貸款等業務。促進供應鏈票據規范發展,深入實施“一鏈一策一批”中小微企業融資促進行動,支持重點產業鏈和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內民營中小微企業融資。
2024年8月,金融監管總局優化盡職免責監管制度,修訂《中國銀監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小微企業授信盡職免責工作的通知》,印發《關于普惠信貸盡職免責工作的通知》,將適用對象擴大至小型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和農戶等重點領域貸款,細化免責、追責情形,切實為基層信貸人員松綁減負,解除敢貸、愿貸的后顧之憂。
從提出探索供應鏈金融“脫核”模式方向,到普惠信貸盡職具體免責條款的制定,體現了金融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供應鏈金融“脫核”創新的決心,為推進供應鏈金融脫核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03. 供應鏈金融“脫核”概念
理解供應鏈金融“脫核”概念包括三層含義:
一是“脫核”字面意思是脫離核心,用在供應鏈金融“脫核”場景,過去說法是去中心化,脫離核心企業主體都不準確。拆開“脫核”兩字的內涵是:“脫”是指脫胎于供應鏈金融,“核”是指不依賴于核心企業主體信用。
二是供應鏈金融脫核不是脫離主體,是要脫離主體信用。 “脫核”是指在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模式中,融資活動往往高度依賴于核心企業的信用背書、確權或提供還款承諾,即核心企業作為整個供應鏈鏈條上的信用。脫核供應鏈金融不僅不等同于脫離核心企業,更不等同于脫離核心企業的供應鏈,而是在供應鏈金融產品的開發和應用過程中,弱化對核心企業確權依賴,充分發揮交易信用和數字信用優勢,提升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可得性和便利性”。
三是產業鏈供應鏈的交易信用和數字信用,是一種商業信用,脫核供應鏈金融是用產業鏈上下游商業信用替代金融信用的一種融資安排。把商業信用轉化為金融信用的過程,是要重構金融機構的信貸風控邏輯。
04. 供應鏈金融“脫核”的重要性 減輕核心企業負擔 數據信用系統:通過整合大數據、AI、區塊鏈等現代技術,采集和分析供應鏈中各方的交易記錄、信息流動、物流狀況等多元信息,建立基于數據驅動的信用評價體系。 減少信用擔保需求:這既減輕了核心企業的擔保責任,又減少了它們的財務和管理支出。 推動中小微企業融資 智能風控:運用區塊鏈技術,金融機構能夠更清晰、透明地掌握中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實現更精準的風險評估,增強融資可能性。 解決資金缺口:去中心化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有助于緩解中小微企業在融資方面的困擾。 提升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效能 綜合數據分析:去中心化模式促使金融機構深入產業鏈內部,從不同角度收集分析信息,提高風險控制的智能化程度。 降低整體風險:這不僅能減少金融機構面臨的風險,還能優化整個供應鏈的資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