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供應鏈生態經過20多年的發展和演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鋼鐵貿易商的規模風化非常明顯,大部分中等規模貿易商要么轉型成專業產品供應鏈綜合服務商,要么退出流通領域;中小企業經營規模萎縮、數量卻有增無減,經營水平和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而部分國有企業憑借國有背景的品牌、人才、資金和管理能力的優勢,發展迅猛,展現強者恒強的特點,我們稱其為鋼鐵供應鏈的“核心企業”,本文就“核心企業”的發展趨勢和數字化綱要做些探討。
6、外部“聚商成圈”生態化:外部供應商、客戶、倉儲、物流和資金方形成圍繞“核心企業”的商業圈層,有一套科學的商圈伙伴評估體系來保證商圈安全穩定的運營環境非常重要;商圈伙伴之間也需要更加高效的業務協同能力,保證整個商圈的整體競爭能力,未來商圈供應鏈和商圈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特點會越加明顯。
提升核心企業運營和管理水平,促進業務發展,規避常規經營風險,提升核心企業各要素運營效率是數字化的核心任務,具體目標如下:
1、減員增效:信息化時代下,企業后臺管理和風控團隊急劇膨脹,后臺人員是業務人員的N倍,業務流程反射弧冗長、效率和客戶滿意度低下。優秀的數字化平臺,可以達到業務翻幾番,后臺人員不增加,達到減員增效目的。
2、業務賦能:一個業務員一天能做多少業務,業務員的培養周期和培養成本,以及如何將業務員的效能發揮到極致,與企業的增長速度和增長質量高度關聯。數字化系統通過期現比如敞口等數據集成、數據推送和對各方的消息智能推送等來降低無效勞動,賦能業務和人員團隊的培養。
3、降低風險:分為供應鏈端風險和衍生品端風險、期現結合套期組合風險管理和預測,形成事先計劃、事中管控、事后追溯和基于實時數據的綜合業務風險決策機制。
中國鋼鐵供應鏈領域的信息化,隨著IT技術的持續發展、企業管理規范化、管理需求的不斷演變和優化,經歷了三個階段:電算化階段是局部的和記賬模式的;信息化階段特點是主要管理節點的流程貫通模式,解決的是管理問題;數字化階段的主要特征是全線上運營模式,成熟業務徹底脫離手工賬,實現企業內部一體化和外部的互聯互通,數據驅動業務和流程變革。如此,數字化體系的建設有如下要求:
1、多維度化:實現各類專業化的業務模式、不同條線業務和塊狀業務協同,滿足“核心企業”職能部門對各業務單元的支撐和管控要求,需要系統從組織、權限、工作流和流程的設計必須多維度化。
2、組件化:公共算法如庫存、往來、費用和成本等,能用在不同業務類型和單元的,實現組件共享,提高系統健壯性和繼承性。
3、微服務和中臺化:不同業務類別要進行系統松耦合建設,管理職能部門的應用體系中臺化,實現跨業務類別和不同條塊的業務共享管控。
4、人工智能化:包含圖像、語音、人工智能、算法、IOT、區塊鏈、RPA等,提高流程效率,實現部分流程自動化。
5、敏捷化:實現敏捷建設、敏捷運營、敏捷迭代和敏捷國際化的多語言要求。
6、配置化和低碼化:簡單和局部新興業務配置化,復雜業務迭代低碼化。
綜上所述,建設長壽的和長效的數字化體系,破除幾年換一套系統的信息化輪回顯得非常重要,需要選擇專業和核心技術雙輪驅動的軟件廠商,科學規劃微服務和中臺化架構,并結合“核心企業”自身信息化團隊,共同協作和開發建設,建設“頂層規劃、一次開發、逐步加項和終身使用”的數字化賦能體系。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