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產業互聯網的六大變化
產業互聯網一詞,早在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2014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綜述報告》中就已經提出。此后又見于馬化騰2015年出版的《互聯網+》。2018年,阿里前總參謀長曾鳴,在《智能商業》一書中,正式提出了S2b2C的產業賦能模式。過去,互聯網向產業鏈下游延伸。
商家在平臺上,面向消費端銷售產品,因此被稱為消費互聯網。淘寶是中國這種模式的鼻祖,國外則是亞馬遜。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逐漸覆蓋了全產業鏈,尤其是延伸到產業鏈上游的生產商,同時進一步覆蓋物流、支付等環節,從而改變了交付方式、投融方式。中國的互聯網大廠們,出現了如下變化:
首先,向產業鏈上游延伸的自營。頭部電商平臺,將觸角延伸至產業鏈上游,連接更多的生產廠商,開始自營。京東、小米商城、網易嚴選的自營開啟,淘寶、天貓隨后也相繼加入。比如,XXX京東官方旗艦店和XXX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前者是生產商入駐平臺,建立品牌直營店,而后者,就是由互聯網平臺方,連接生產商,建立的平臺自營店。
其次,向產業鏈下游延伸的自建物流。互聯網大廠自建物流,京東最早在2007年開始,是國內互聯網企業向交付端覆蓋的鼻祖。而原本反對自建物流的阿里,最終還是收購了菜鳥。此后2015年創立的盒馬,更是將這種交付模式,縮短到了三公里半小時。在此之后,出現了更多的模仿者,比如,梁昌霖在2017年創立的叮咚買菜,基于前置艙,將這種模式進行了進一步的演化。而2014年底創立的宋小菜,由一手創建淘寶農業電商的余玲兵創建,也最終在2019年前后,選擇了自己承擔集運,由宋小菜提供生鮮場景的干線物流解決方案。
再次,線上和線下的深度融合。2016年,馬云正式提出了新零售。阿里基于盒馬鮮生,結合大數據與智慧物流,開始了線上和線下深度融合。盒區改變了三公里內消費者的生活方式。這期間,阿里控股銀泰百貨、大潤發,并對傳統零售賦能,將線下零售與線上互聯網模式深度融合。2017年,京東推出了百萬便利店計劃,并于當年就收編了近萬家,進一步打造線下版京東。
第四,基于押金和支付體系的金融+投資。迅速增長的支付寶,在2015年后遇到了強勁對手微信支付,而后涌現了京東白條、美團支付、抖音支付。支付方式的改變,讓原本只靠商鋪押金積累的金融資源,又進一步壯大,余額寶已成為全球知名的貨幣基金。互聯網大廠一躍成為國內知名的投資大廠。騰訊2021年投資數量最多,全年累計投資288次,達到1368億元;其次是小米,全年累計投資223次。阿里巴巴累計投資135次,位列第三,全年總投資額達507億元。
第五,基于數據的商業智能化。互聯網平臺型企業,通過各種互聯網產品和服務,在盈利的同時不斷收集渠道和消費端的數據,以數據為核心資產,并結合人工智能算法,讓機器取代人直接做決策。以淘寶為例,用戶在淘寶上通過關鍵詞搜索商品,第一眼會看到什么,第一次點擊后,系統再次呈現什么內容,這樣的決策完全都是基于數據和算法,由機器智能化完成,不存在人為干預。
第六,走進用戶需求鏈,反向引領供應鏈的C2B模式。有了數據、算法基礎上的商業智能,互聯網平臺型企業,開始對產業鏈各個環節賦能。??過去以產??、以采定銷,??變為以銷定采、??以銷定產。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自營模式、前置艙模式、即時零售、社區團購等,新的產業價值鏈結構形成,??都是在加速整條產業鏈,更加柔性和動態的供給,目標是降低產業鏈的運營成本,讓終端產品價格更低。
產業互聯網在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改變的不僅是產業銷售體系,還包括整個生產體系、交付體系、融資體系,也改變了更多企業的商業模式。構建產業互聯網的企業,可以是互聯網企業,也可以是傳統產業中融合產業互聯模式的企業。
02 產業互聯網的本質 產業互聯網的本質,是互聯網從產業鏈下游的消費端,延伸至產業鏈中游的流通環節,產業鏈上游的生產環節,從而最終形成全產業鏈+互聯網,并對產業鏈各環節企業進行賦能,從而提升整條產業鏈的效率和規模。一方面,倒逼上游生產環節,柔性、動態生產;另一方面,引領下游流通環節,通過高效的智慧物流交付。 這樣的平臺型企業,基于數據、算法基礎上的商業智能,走進用戶需求鏈,反向引領供應鏈,從B2C走向C2B、甚至C2M,成為整條產業鏈的組織者。 過去在傳統意義上對產業互聯網的定義,傾向于對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切割,將互聯網向下游延伸,面向消費者的2C邏輯,稱之為消費互聯網;而向上游生產延伸的2B邏輯,稱之為產業互聯網。這是狹義上的傳統定義,廣義上的產業互聯網,不但延伸至產業鏈上游,而且將逐步覆蓋全產業鏈,這才是產業互聯網概念。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