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至7月,一個以“專網通信業務”為幌子的隱蔽融資性貿易網絡浮出水面,堪稱“A股史上最大資金騙局”。宏達新材、瑞斯康達、國瑞科技、中天科技、匯鴻集團、凱樂科技、中利集團等13家上市公司相繼發布重大風險提示公告,融資性貿易涉及金額高達900億,合計的可能損失或達240億元。事情雖已過去近兩年,但其留下的疑問遠遠沒有結束。什么是融資性貿易?什么又是貿易性融資?貿易和融資還能結合嗎?我們做企業的還需要好好捋一捋。貿易融資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運用結構性短期融資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貨、預付款、應收賬款等資產的融資。常見的貿易融資表現形式主要有:押匯、福費廷、保理、匯票等。押匯又稱買單結匯,指銀行在審單無誤的情況下,買入申請方的匯票和單據,從票面金額中扣除從議付日到估計收到票款之日的利息,將余款撥給申請方。福費廷也稱包買票據或票據買斷,指賣方將在貿易過程中收到的信用證、匯票等收款權利證明無追索權地出售給銀行或金融公司,提前取得現款的一種資金融通形式。保理全稱保付代理,指賣方將基于與買方訂立的合同所產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商(提供保理服務的金融機構),由保理商向其提供資金融通、信用風險擔保、賬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務的綜合金融服務方式。商業匯票是一種商業信用工具,指由債務人向債權人開出的、承諾在一定時期內支付一定款項的支付保證書。商業匯票的最長付款期限為6個月或1年。對需要融資的企業來說,商票是一種簡便且節約資金成本的融資方式。使用商業匯票支付貨款可以獲得6個月至1年的延期支付,可在資金暫時不足的情況下及時購進商品,相當于短期融資。此外,債權人取得商票后,可以選擇貼現或者背書轉讓,從而及時獲得資金。押匯和福費廷常見于國際貿易,保理和匯票常見于國內貿易。
融資性貿易是指參與交易的各方主體,在商品和服務的價值交換過程中,依托相關權益或行業地位,綜合運用各類交易手段和金融工具,以短期融資或信用增持為目的,增加交易方的現金流量或信用評級。簡單而言,融資性貿易是出資方依托供應鏈中上下游為融資方提供資金融通的一種方式,其示意圖如下:A企業(具有資金成本較低的優勢)支付預付款給B企業,使其長期占用,約定資金占用利率(A企業獲得較大息差)。結算時A企業將利息加入銷售價格并開發票給B企業指定的C企業(C企業往往為B企業實質控制的企業),資金通過C企業回流。貿易過程中無實物流轉,實質為A企業向外部企業提供借款。主要表現為:回購返銷、購銷雙代理,連環貿易等形式。在這些交易形式中,通常不需要發生實際的貨物流轉。通過相同企業,或者關聯企業之間簽訂內容相同的多份買賣合間,形成一個閉合的貨物流轉回路,幫助融資方取得資金在一定時間內的使用權,同時無需發生實際的貨物流轉。
通常會發生真實的貨物流轉,但是提供資金一方并不直按參與貨物流轉的過程。在托盤貿易中,如果企業作為實際出貨方與托盤方訂立合同,再由托盤方將貨物轉售給實際用貨方,則企業雖未直按參與融資,但可能受到融資風險波及;如果企業作為托盤方直按聯系實際出貨方和實際用貨方,則有可能面對既不能根據與下游賣方的合同要求給付貨款,又不能根據與上游賣方合同要求交付貨物的尷尬局面。
受托方接受下游公司委托代為采購相關貨物,并將采購、保管、銷售等環節全部或部分委托下游公司或其關聯方完成,期間并不直接有效控制貨權,很容易導致錢貨兩空。貿易性融資是指企業有真實貿易背景,但資金緊張時向銀行或相關金融機構進行融資的行為。融資性貿易是指企業以獲取融資為目的,人為“制造出”的非實質性貿易背景而進行的貿易。其表現形式多樣,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主要特征有:虛構貿易背景,或人為增加交易環節;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均為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或上下游之間存在特定利益關系;貿易標的由對方實質控制。二者的實質區別就在于目的是為了實物買賣還是為了獲取資金。①非金融機構直接放貸存在法律障礙。我國行政和司法機關對企業間借貸實行嚴禁的政策,為避免直接開展借貸業務受到行政處罰或被司法認定為無效,企業間便通過名為買賣、實為借貸的融資性貿易以實現資金拆借的目的。②中小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受限。中小民營企業由于缺乏銀行認可的資信,難以直接從銀行獲取融資,因此經常面臨經營資金缺乏、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通過融資性貿易可以緩解融資壓力。③部分上市公司或國有企業做大營收規模、增加利潤的需要。上市公司或國有企業經營收入和利潤增速放緩時,便會利用自己的資金優勢利用融資性貿易進行放貸,這樣既可以在短期內完成業績考核指標,又可以獲取較高的營業收入,增加盈利。
返回列表